作者:banjian77 時間:2022-09-09 來源:互聯網
一、中國食品接觸材料法律法規及相關標準
我國己構建了一個從原料、添加劑到產品,以及生產過程和檢測方法全覆蓋的標準體系。該系列新標準,不僅給出了食品接觸材料通用安全要求、原材料和添加劑授權使用的物質清單及限制要求、各材質產品的安全要求以及相關檢測方法進行了詳細規定,還對生產企業的良好操作規范給出了通用要求,我國目前的食品接觸材料的法規架構由四個層次構成:國家法律法規、國家標準、部門規章和行業標準,
(1)、國家法律法規:《食品安全法》是食品接觸材料FCM的*高法,*新版己于2015年4月24日修訂通過,并自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2)、國家標準:從2015年年底開始,我國陸續發布了新的國家標準,現在己形成全新的標準體系。新的標準體系包括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生產通用衛生規范GB 31603、添加劑標準GB9685、產品標準和方法標準。
(3)、部門規章:為完善或規范食品接觸材料FCM在某些領域或環節的監管工作,相關部門還出臺了一些專項規定、部門規章或技術規范等,如衛計委發布的《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行政許可管理規定》。
(4)、行業標準:是行業對國家法規和標準的補充,當國家法規或標準沒有規定時,行業可根據行業情況自主制定要求。
二、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主要變化
2016年11月18日發布了53個關于食品接觸材料(FCM)的新國標,加上之前發布的GB 4806.2奶嘴、GB 31603生產通用衛生規范、GB 31604.1遷移試驗通則,以及GB 31604.2等方法櫟準,共同構建了一個從原料、添加劑到產品,以及生產過程和檢測方法全覆蓋的標準體系。
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包括:(1)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2016;(2)通用安全要求生產通用衛生規范GB 31603-2015;(3)添加劑標準GB 9685-2016;(4)產品標準GB 4806.2-10系列,共10個;(5)檢測方法標準GB 31604.1-49系列和GB 5009.156-2016共50個。
由于新標準的發布時間和過渡期不同,正式實施日期也不同,主要在2016年9月22日、2017年4月19日和2017年10月19日正式實施,具體如下:
1、建立原料、添加劑、產品、生產規范的管理模式
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給出了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的明確定義,從基本要求、限量要求、符合性原則、檢驗方法、可追溯性和產品信息六個方面對食品接觸材料做出廠原則性要求。要求生產應符合生產規范GB 31603的要求,建立原料、添加劑、產品和生產規范的管理模式。
2、原輔科和添加劑管理模式更加明確,采用正清單模式
GB 9685-2016、GB 4806.6-2016、GB 4806.10-2016、GB 4806.11-2016分別給出了塑料、涂料、橡膠和硅膠等類材料原料中允許使用的添加劑、樹脂或聚合物的清單。
采用正清單的模式,意味著只能使用清單中給出的樹脂或聚合物原料和添加劑。
3、產品標準更為明確,覆蓋范圍更廣,要求更為全面和嚴格
新標準在制定的時候綜合考慮現行標準存在的問題,將舊標進行整合的同時擴大了標準的管控范圍,明確了一些“無標準管控”產品的要求,同時給出了,關鍵名詞的定義,使標準管控范圍更清晰,覆蓋范圍更廣。
要求更為全面。各類材質的產品標準中,對產品的要求*主要包括技術要求和其他要求。技術要求包括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標和添加劑要求四個部分;其他要求包括遷移測試試驗方法和標簽標識。
新標中總遷移量取代了蒸發殘渣,需根據實際使用條件評估測試條件,如模擬物和測試時間和溫度,而不再是標準中規定的固定條件,包括原料和添加劑清單中的遷移測試也是同樣的情況。這種測試模式更貼近產品的實際使用、更為科學合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