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时间:2022-10-11
標準簡介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2009年版)是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組織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等單位編制的一套大型的、以指導民用建筑工程設計為主的技術文件,是對《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2003年版)的首次修編。 本冊技術措施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10等新版結構設計規范對“03版《技措》”中混凝土結構部分的相關章節做了全面的修訂和補充后而單成分冊。此外,本分冊和當前的設計形式相適應,補充編寫的復雜高層建筑結構和常用建筑結構設計軟件應用等相關內容將成為新的亮點。本分冊特聘請程懋堃大師擔任編寫組負責人,吳學敏大師和汪大綏大師擔任主審人。誠邀全國*優秀的科研勘察設計單位中理論實踐經驗均豐富的一線總工參加編寫,邀請包括多位勘察設計大師在內的國內**權威專家參與審查。匯集了參編的全國各地知名科研勘察設計單位的寶貴實際經驗,內容涉及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一般規定、鋼筋混凝土樓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板柱結構及板柱—剪力墻結構、異形柱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復雜高層建筑結構、混合結構、常用建筑結構設計軟件應用等。還介紹了一些國外規范的構造要求、剪力墻連梁超限時設計建議、剪力墻墻厚的穩定計算、結構抗震性能設計及關于采用并筋的構造規定等。內容豐富、全面、可操作性強,以其科學實用性為結構工程師優化設計提供技術支持。前言
1 總則 1 2 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一般規定 2 2.1 一般規定 2 2.2 結構平面和豎向布置與防震縫的設置 7 2.3 位移限值 8 2.4 鋼筋的連接 9 2.5 縱向受力鋼筋的*小配筋率 10 2.6 混凝土結構和構件的裂縫控制 11 3 鋼筋混凝土樓蓋 15 3.1 一般規定 15 3.2 現澆單向板和雙向板 17 3.3 現澆密肋板 19 3.4 預制預應力圓孔板 21 3.5 后張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現澆板 21 3.6 現澆圓孔板 22 4 框架結構 23 4.1 一般規定 23 4.2 計算要點 31 4.2 構造要求 33 5 剪力墻結構 35 5.1 一般規定 35 5.2 計算要點 40 5.3 構造要求 43 6 框架-剪力墻結構 55 6.1 一般規定 55 6.2 截面設計和構造要求 59 7 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 61 7.1 一般規定 61 7.2 計算要點 64 7.3 構造要求 66 8 筒體結構 70 8.1 一般規定 70 8.2 框架-核心筒結構 72 8.3 筒中筒結構 73 8.4 帶加強層的筒體結構 74 8.5 帶托柱轉換層的筒體結構 75 8.6 構造要求 75 9 板柱結構及板柱—剪力墻結構 76 9.1 一般規定 76 9.2 計算要點 78 9.3 抗沖切計算 80 9.4 構造要求 84 10 異形柱結構 90 10.1 一般規定 90 10.2 計算要點 91 10.3 構造要求 91 11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94 11.1 一般規定 94 11.2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 95 11.3 預應力混凝土構造設計及特殊問題處理 102 12 復雜高層建筑結構 109 12.1一般規定 109 12.2 帶加強層的高層建筑 114 12.3 錯層高層建筑 115 12.4 連體結構 116 12.5 多塔樓結構、豎向體型收進、懸挑結構 117 12.6 復雜及超限高層建筑設計注意事項 118 13 混合結構 120 13.1 一般規定 120 13.2 計算要點 121 13.3 構造措施 126 14 常用建筑結構設計軟件應用 133 14.1 SATWE(2010版)新增參數的正確設置 133 14.2 廣廈建筑結構通用分析與設計軟件GSSAP 136 14.3 ETABS結構軟件應用 140 14.4 通用結構分析與設計軟件SAP2000 145 14.5 midas系列軟件 150 附錄 155 附錄A 一些國外規范的構造要求 155 附錄B 剪力墻連梁超限時設計建議 162 附錄C 剪力墻墻厚的穩定計算 167 附錄D 結構抗震性能設計 171 附錄E 關于采用并筋的構造規定 178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①本网注名来源于“互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个月内与本网联系,联系邮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则视为默认百检网有权进行转载。
②本网注名来源于“百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百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转载本网作品,请联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百检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③本网所载作品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百检立场,用户需作出独立判断,如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