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荀彧 時間:2022-10-12 來源:互聯網
一、術語和定義
1、*高額度轉速:柴油機所允許的全負荷*高轉速。
2、*低額定轉速:發動機下列三種轉速中*高者:45%*高額定轉速;100Or/min;*低怠速轉速。或:制造廠要求的更低轉速。
3、輪邊功率 ( wheel power):指汽車在底盤測功機上運轉時驅動輪輸出功率的實際測量值。其*大值即為*大輪邊功率(MaxHP)。
4、光吸收系數:表示光束被單位長度排煙衰減的一個系數,它是單位體積的微粒數n,微粒的平均投影面積a和微粒的消光系數Q三者的乘積。
5、林格曼黑度:將排氣污染物顏色與林格曼濃度圖對比得到的一種煙塵濃度表示法,分為0~5級。對應林格曼濃度圖有六種,0級為全白,1級黑度為20%,2級為40%,3級為60%,4 級為80%,5 級為全黑。
6、氮氧化物:指自排氣管排放的氮氧化物,包括一氧化氮(NO)與二氧化氮(NOz)。7、發動機*大轉速((MaxRPM):在進行本標準規定的測試試驗中,油門踏板處于全開位置時測量得到的發動機*大轉速。
8、實測*大輪邊功率時的轉鼓線速度(VelMaxHP):指在進行本標準規定的功率掃描試驗中,實際測量得到的*大輪邊功率時的轉鼓線速度。
9、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能夠至少從下述兩類車載儲存的能量裝置中獲得動力的汽車:
—可消耗的燃料;
—可再充電能/能量儲存裝置。
10、功率吸收裝置(加載裝置):用于吸收作用在底盤測功機主滾筒上的受檢車輛驅動輪輸出功率,以測量汽車發動機經傳動系統傳至驅動輪上的功率和牽引力。模擬汽車運行時的空氣阻力、爬坡阻力、非驅動軸軸承摩擦和空氣摩擦等。
二、檢驗項目
(一)、注冊登記、在用汽車環檢項目規定
1、外觀檢驗(含對污染控制裝置的檢查和環保信息隨車清單核查)。2、車載診斷系統(OBD)檢查。
3、排氣污染物檢測
(1)、自由加速法:光吸收系數(m ')或不透光度((%)
(2)、加載減速法:光吸收系數(m ')或不透光度(%);NO;實測*大輪邊功率(3)、林格曼黑度法:林格曼黑度(級)
4、變更或轉移登記車輛的環保檢驗按照當地政府規定,但至少要進行污染控制裝置查驗和OBD檢查(如適用)。
5、對配置遠程排放管理車載終端并按要求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實時上報相關排放數據的車輛,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根據數據上報情況可以給予免于環保上線檢驗。
三、判定標準
加載減速法功率掃描過程中,經修正的輪邊功率測量結果不得低于制造廠規定的發動機額定功率的 40%,否則判定為檢驗結果不合格。
自2019年11月1日起,對于2018年1月1日以后生產車輛,如果OBD檢驗不合格,也判定排放檢驗不合格。
(二)、判定規則
1、任一外檢項(否決項)不合格,總評判定為不合格。2、任一檢測參數超過限值范圍,總評判定為不合格。
3、車輛排放有明顯可見煙度或煙度值超過林格曼1級,則判定排放檢驗不合格。
4、禁止使用降低排放控制裝置功效的失效策略。所有針對污染控制裝置的篡改都屬于排放檢驗不合格。
5、在用汽車排氣污染物檢測應符合本標準規定的限值 a。
對于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以上,或機動車為當地首要空氣污染源,或按照法律法規設置低排放控制區的城市,應在充分征求社會各方面意見基礎上,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并依法經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后,可提前選用限值b,但應設置足夠的實施過渡期。
跨地區檢測的,如車輛登記地或檢測地中有執行限值b的,應符合限值b要求,測量方法允許按照檢測地規定的測量方法進行。
全國范圍實施本標準規定的限值b具體時間,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另行發布。四、記錄報送
1、所有自動檢測過程信息、外檢信息都需記錄、保存,并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實時傳輸。2、檢驗報告紙質檔案保存期限應不少于6年,電子檔案保存應不少于10 年。
3、所有本地計算機儲存的數據都應保存至少十年,保存期內不能進行修改和刪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