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荀彧 時間:2022-10-12 來源:互聯網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成年乘員用座椅安全帶及其固定器的術語和定義,要求和試驗方法。本標準適用于非公路旅游觀光車咸年乘員用座椅安全帶及其固定器。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9798—1997金屬覆蓋層鎳電沉積層
GB/T 10125—1997人造氣氛腐蝕試驗鹽霧試驗
ISO 24135-1;2006工業車輛︰駕駛員約束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第1部分:腰部安全帶(Industrial trucks—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operator restraint systems—Part 1:Lap-typeseat belts)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座椅安全帶seat belt assembly
為保障成年乘員安全而設置在乘坐部位的柔性可鎖緊的帶狀物。
3.2
固定器anchorages
將作用于安全帶上的力傳遞到車輛結構件上的裝置。
3.3
織帶strap
用于約束咸年乘員身體并將所受到的力傳遞到安全帶固定點的柔性部件。
3.4
彈性伸長率elastic elongation
織帶受外力(拉力)作用時,織帶伸長的長度與原來長度的百分比。
3.5
座椅安全帶裝置seat belt device
座椅安全帶裝置由座椅安全帶和固定器及其上的鎖止件等組成。
4要求
4.1織帶
4.1.1織帶長度不小于織帶寬度10倍的樣本,在承受2 250 N拉力作用下,織帶的彈性伸長率不得大于20%,織帶的寬度應不小于46 nm;在承受9 000 N拉力時,織帶不斷裂。
4.1.2織帶應具有足夠的抗拉強度。在4 500 N拉力的作用下,織帶不應發生永久變形。4.1.3織帶應修整邊緣以防使用時松散。
4.2帶扣
4.2.1︰帶扣應易于使用和鎖止,在連接狀態時,帶扣不受力的情況下,也應保持鎖止狀態。
4.2.2帶扣應通過按壓按鈕或某個類似的裝置來開啟,開啟裝置應醒目并易于操作;帶扣在扣緊狀態下不應自動脫開。
4.2.3當安全帶使用于前排外側座椅位置時,帶扣應能由佩戴者從某個方向用單手的簡單動作來打開。
4.2.4 當安全帶上作用有(670士45)N的拉力時,解開帶扣的力(F)應:10 N≤F≤60 N。4.2.5︰經過5.5、5.6規定的試驗后,帶扣不應有損壞、松脫、自動開啟和永久變形。4.3固定器
4.3.1︰座椅安全帶應固定在座椅兩側后部的固定器上(如圖1所示的陰影線區域內>,安全帶應能隨座椅一起移動。采用其他結構形式的固定器,其強度應不低于本標準要求。
4.3.2固定器應便于座椅安全帶的安裝和替換。
4.3.3 經5.5、5.6規定的試驗后,固定器應無永久變形,斷裂及連接松動。4.4金屬元件
4.4.1︰座椅安全帶裝置上的金屬元件應耐腐蝕,24 h鹽霧腐蝕試驗后,腐蝕缺陷面積不得超過10%,判定方法見GB/T 9798—1997附錄C.4。
4.4.2座椅安全帶裝置上的金屬元件不得有尖銳棱角和飛邊。
5試驗方法
5.1織帶寬度和破斷試驗
截取織帶長度不小于織帶寬度10倍的樣本兩個,并將樣本按附錄A進行處理,其中一個樣本進行低溫處理后的試驗;另一個樣本先后進行高溫和浸水處理后的試驗。試驗時一端固定,另一端施加不小于2 250 N的拉力,同時測量織帶寬度;繼續增加拉力至9 000 N,保持10 s.
5.2織帶彈性伸長率試驗
截取織帶長度不小于織帶寬彥10倍的樣本,一端固定,另一端施加不小于2 250 N的拉力,測量并計算織帶彈性伸長率。
5.3 金屬元件耐腐蝕試驗
5.3.1妳金屬元件腐蝕試驗的樣品應符合GB/T 10125—1997中第6章的要求,并且不低于兩個,放置在鹽霧試驗箱內,進行24 h鹽霧試驗。試驗結束后,對處理過的樣品進行外觀和腐蝕缺陷的面積測量。5.3.2腐蝕試驗用溶液應符合GB/T 10125—1997中第3章的規定。
5.3.3腐蝕試驗用鹽霧試驗箱應符合GB/T 10125—1997中第4章的規定。.
5.4安全帶帶扣開啟試驗
在安全帶上施加(670士45)N的拉力,測試并記錄帶扣開啟的力值。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