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0-18
標準簡介
GB/T12010的本部分規定了聚乙烯醇材料的性能測定方法。 本部分適用于醇解度大于70%(摩爾分數)的聚乙烯醇材料的性能測定。 除了GB/T12010.1所規定的命名性能---醇解度和黏度外,本部分還包括常用于規定聚乙烯醇材料的其他性能。前言
GB/T12010《塑料 聚乙烯醇材料(PVAL)》共分為8個部分:---第1部分:命名系統和分類基礎;---第2部分:性能測定;---第3部分:規格;---第4部分:pH 值測定;---第5部分:平均聚合度測定;---第6部分:粒度的測定;---第7部分:氫氧化鈉含量測定;---第8部分:透明度測定。本部分為GB/T12010的第2部分,修改采用ISO15023-2:2003《塑料 聚乙烯醇(PVAL)材料第2部分:性能測定》(英文版)。在附錄F中列出了本部分章條編號與ISO15023-2:2003章條編號的對照一覽表??紤]到我國國情,在采用ISO15023-2:2003時,本部分做了一些修改。有關技術性差異已編入正文中并在它們所涉及的條款的頁邊空白處用垂直單線標識。在附錄G 中給出了這些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的一覽表以供參考。為便于使用,對于ISO15023-2:2003本部分還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把ISO15023-2:2003的本部分改成GB/T12010的本部分或本部分;---用小數點.代替作為小數點的逗號,;---刪除了ISO15023-2:2003的前言;---增加了我國標準本部分的前言。本部分代替GB/T12010.3-1989《聚乙烯醇樹脂粘度測定方法》、GB/T12010.4-1989《聚乙烯醇樹脂揮發分測定方法》、GB/T12010.5-1989《聚乙烯醇樹脂殘留乙酸根(或醇解度)測定方法》、GB/T12010.6-1989《聚乙烯醇樹脂乙酸鈉含量測定方法》、GB/T12010.7-1989《聚乙烯醇樹脂灰分測定方法》。本部分與GB/T12010.3~12010.7-1989的主要差異如下:---揮發分測定條件改為定時測定(GB/T12010.4-1989,本版的附錄A);---乙酸鈉的測定增加了電導法(GB/T12010.6-1989,本版的附錄B);---乙酸鈉的測定計算過程中不減扣氫氧化鈉(GB/T12010.6-1989,本版的附錄B);---灰分測定為計算法(GB/T12010.7-1989,本版的附錄C);---醇解度的測定,樣品加熱溶解時取消回流(GB/T12010.5-1989,本版的附錄D);---黏度的測定增加了斜管落球法(GB/T12010.3-1989,本版的附錄E);---黏度的測定曲線改為濃度對黏度自然對數曲線(GB/T12010.3-1989,本版的附錄E)。本部分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和附錄E為規范性附錄,附錄F、附錄G為資料性附錄。本部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提出。本部分由全國塑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塑料樹脂通用方法和產品分會(SAC/TC15/SC4)歸口。本部分負責起草單位:中國石化集團四川維尼綸廠。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國家合成樹脂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南省湘維有限公司、云南云維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嚴紅、蒲利均、李彬、盧家云、秦慶偉、王建東、王永桂、唐松喬、朱澤禮、冷革輝。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GB/T12010.3-1989、GB/T12010.4-1989、GB/T12010.5-1989、GB/T12010.6-1989、GB/T12010.7-1989。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