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荀彧 時間:2022-10-19 來源:互聯網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人類工效學數據及其在確定熱表面溫度限值和評價燒傷風險時的應用。在GB/T 15706的適用范圍內,本標準適用于機械的熱表面,在正常使用期間該表面是能接觸的或是可能觸摸到的。本標準規定了涉及有關情況的數據,在該情況下,裸露皮膚和熱表面間的接觸會燒傷或是可能引起燒傷。這些數據可供燒傷風險評價。本標準還提供了用于確定防止皮膚燒傷的熱表面溫度限值的數據,該數據也可以用于專業機械標準的制定,其中要求把溫度限值作為風險評價結果。本標準的數據適用于相對人體皮膚有較高熱容量的物體表面。本標準不適用于大面積皮膚(大約占全身皮膚的10%或更多)和熱表面接觸的情況。本標準也不適用于頭部10%以上皮膚的接觸,或導致面部重要部位燒傷的接觸。注1。有時,對個體面言與熱表面接觸的結果可能更為嚴重,例如:
a)由導氣菅節流閥產生的燒傷;
b》大面積燒傷(全身皮膚10%以上)可能因體液損失而損傷循環系統;
c〕頭部或全身大比例的受熱,即使在沒有燒傷的情況下,可能引起不能接受的熱緊張。本標準適用于成年人的健康皮膚。
本標準未提供防止疼痛的數據。
2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5706.1——1995機械安全基本概念與設計通則
第1部分:基本術語、方法學
GB/T 15706.2——1995機械安全基本概念與設計通則
第⒉部分:技術原則與規范
GB/T 16856——1997機械安全風險評價的原則
3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3-1表面溫度surface terhperature (T,)
以攝氏度為單位測量的表面溫度。3.2接觸時間contact period (t
從與表面發生接觸到與表面脫離的持續時間。3-3熱慣性thermal inertia
材料的密度.熱傳導率和特定熱容量乘積。
3.4材料表面特性matcrial properties of the surface
材料物理/化學成分和表面的特征(光滑.平坦)及形狀。3-5燒傷的分度burn classification
根據燒傷深度分為三度:
a)表皮燒傷superficial partial thickness burn
是*表層的燒傷,表皮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以至棘細胞層完全被破壞,但是生發層健在;b)深層燒傷deep partial thickness burn
皮膚的基本部分和所有的腺壞死,僅有毛囊深處或汗腺殘存﹔c)全層燒傷whole thickness burn
皮膚全層已經破壞,皮膚附件全部壞死。3.6燒傷閾 burn threshold
在規定的接觸時間內,以皮膚與熱表面接觸無燒傷和引起表層部分燒傷間的溫度界限定義的表面溫度。
4燒傷閾
4.1通則
本章給出了燒傷閾的表面溫度數據,通過將測量得到的表面溫度值與4.2中規定數據進行比較,可以作出燒傷風險的評價(見GB/T 16856)。4.2中規定的燒傷閾也能用于防止燒傷和確定機器表面溫度限值,應用舉例見附錄C(提示的附錄)。
注。燒傷的發生與皮膚溫度和皮膚溫度升高的時間有關。但是,用簡單方法測量皮膚與機器熱表面接觸時的皮膚溫
度不現實,因而在本標準中,不是規定皮膚的溫度值,而是規定同皮膚接觸導致燒傷的機器熱表面溫度(燒傷).以便用相拉測量設備測量。
皮膚同熱表面接觸時,導致燒傷的表面溫度與組成表面的材料有關、與皮膚同表面接觸的時間長短有關,如圖1所示。圖1顯示出幾類材料的這一關系,每類材料有類似的熱傳導性能,因而也有類似的燒傷閾。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生物安全實驗室檢測》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