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0-19
標準簡介
本部分規定了海洋生物調查的一般規定、技術要求和調查要素、采樣、樣品分析及資料整理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前言
GB/T12763《海洋調查規范》分為11個部分:---第1部分:總則;---第2部分:海洋水文觀測;---第3部分:海洋氣象觀測;---第4部分:海洋化學要素調查;---第5部分:海洋聲、光要素調查;---第6部分:海洋生物調查;---第7部分:海洋調查資料交換;---第8部分:海洋地質地球物理調查;---第9部分:海洋生態調查指南;---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調查;---第11部分:海洋工程地質調查。其中第9部分、第10部分和第11部分對應于GB/T12763-1991是新增部分。本部分為GB/T12763 的第6 部分,并代替GB/T12763.6-1991《海洋調查規范 海洋生物調查》。本部分與GB/T12763.6-1991相比主要變化如下:---調整了本部分的總體框架,增加了12 潮間帶生物調查、規范性附錄潮間帶生物調查中潮位測量法和幾種設備圖(見附錄E)和資料性附錄漁業資源聲學調查與評估(見附錄G);將1991年版的規范性附錄海水中葉綠素a、b、c 的(分光光度法)測定移至修改后的5 葉綠素、初級生產力和新生產力的測定中(1991年版的附錄A;本版的5.2.2);將原版的第四篇浮游生物調查修改后細分為7 微微型、微型和小型浮游生物調查、8 大、中型浮游生物調查和9 魚類浮游生物調查三章,其中7 微微型、微型和小型浮游生物調查為新增的調查項目;---在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17378.7海洋監測規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態調查和生物監測;---在3 術語和定義中,增加和修改了有關術語(1991 年版的3.4 和3.7;本版的3.2、3.3、3.4、3.5、3.8、3.9、3.10和3.11);同時每個術語都增補了對應的英語名稱;---在4 一般規定中,調查項目和主要儀器設備兩條分別增補了新的測項和新的儀器設備(1991年版的5.1和6;本版的4.2.1和4.3);在本版的表1采水層次中增加了200m 以深的采水層次(見4.2.4.1);進一步規定了調查次數,細化了調查季度的時間(1991 年版的5.5.2;本版的4.2.5);修改和擴展了實驗室的使用范圍(1991年版的6.2.1,本版的4.3.2);根據本次修訂后的《海洋調查規范 第1部分:總則》GB/T12763.1-2007的規定,航次報告和調查成果報告由原來的技術負責人編寫修訂為分別由首席科學家和項目負責人主持編寫(1991年版的9.2.1和9.2.2,本版的4.6.1.4和4.6.1.5)等;---在5 葉綠素、初級生產力和新生產力測定中,增加了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葉綠素a和初級生產力的粒度分級測定和海洋新生產力(15N 示蹤法)測定(見5.2.3、5.4和5.5);---在6 微生物調查中,增加了SYBR GreenI直接計數法、DAPI直接計數法、細菌體積測定、3H?亮氨酸示蹤法測定細菌生產量、生態呼吸率測定、細菌比生長率、倍增時間和世代時間的計算和微生物分類鑒定(見6.3.4.1.1.1、6.3.4.1.1.3、6.3.4.1.1.4、6.3.4.2.1.2、6.3.4.2.2.2、6.3.4.3和6.3.5);---7 微微型、微型和小型浮游生物調查為新增的章;---在8 大、中型浮游生物調查中,增加了網具類型,修改了連續觀測頻率、樣品處理、樣品編號和制圖取值標準(1991年版的20.1.2、19.6、20.3.4、21.1和22.6;本版的8.2.1.1、8.1.1.3、8.2.3.2、8.3.1和8.4.4);---在9 魚類浮游生物調查中,修改了采集網具和豐度計算公式(1991年版的20.1.2和22.4;本版的9.2.1.1和9.4.1);---在10 大型底棲生物調查中,增加了深拖光學系統和深海底棲生物拖網和大型底棲生物海底照相、錄像與潛水采樣(10.2.1.2.5和附錄C.4);---在11 小型底棲生物調查中,增加了潛水取樣、潮間帶采芯樣、硅溶膠Ludox-TM 離心漂浮法和群落結構與生物多樣性多元統計分析(見11.2.1.6 和11.2.2.2、11.2.2.1、11.3.4和附錄D.4);修改了采樣設備(1991年版的28.1;本版的11.2.1);---12 潮間帶生物調查為新增的章;---在13 污損生物調查中,修改了技術要求內容(1991年版的31;本版的13.1.1),增加了調查要素和水泥試板用于海岸港工建設的污損生物調查(13.1.2和13.2.1.1.1c));---在14 游泳動物調查中,將性腺成熟系數和攝食飽滿系數納入資料整理(1991年版的37.3.1.5和37.3.1.6;本版的14.4.2.4和14.4.2.5)。修改和增加了一些重要漁獲物的性腺成熟度和魚類含脂量的劃分標準(見本版的附錄F.1.2、附錄F.1.3、附錄F.1.4、附錄F.1.6、附錄F.1.7、附錄F.1.8和附錄F.3);修改了游泳生物拖網網型(1991年版的附錄F7;本版的附錄F.4);---修改和增加了資料性附錄海洋生物調查、分析記錄表格式(1991 年版的附錄G;本版的附錄H)。---本部分應與GB/T12763.1和GB/T12763.7配套使用。本部分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附錄E 和附錄F為規范性附錄,附錄G 和附錄H 為資料性附錄。本部分由國家海洋局提出。本部分由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歸口。本部分由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負責修訂,國家海洋局**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等參加修訂。本部分的主要起草和修訂人:張玉生、楊清良、陳瑞祥、朱明遠、葉德贊、寧修仁、林景宏、戴燕玉、江錦祥、張志南、李榮冠、黃宗國、鄭成興、鄭元甲、趙憲勇、呂瑞華、陸斗定、史君賢、蔡昱明、林茂和周紅。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發布情況為:---GB/T12763.6-1991。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