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荀彧 時間:2022-10-19 來源:互聯網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在工業及非工業環境下防止觸及機械危險區的安全距離數值。安全距離適用于保護措施。本標準也給出了有關防止下肢自由觸及危險區的安全距離的信息(見4.3)。本標準適用于14歲及以上的人員(14歲人員身高的第5百分位數近似為1400 mm),另外,對于上肢,提供了3歲以上兒童(3歲兒童身高的第5百分位數近似為900 mm)通過開口觸及時所需要的信息。注1;沒有考慮防止兒童下肢選入的數據。這些安全距離適用于僅通過距離就能獲得足夠安全的場合。因為安全距離的依據是尺寸,因此即使滿足了本標準的要求,具有某些*限尺寸的人也能夠觸及危險區。注2;這些安全距離對某些傷害不能提供有效防護,例如物質的輻射和排故,對此類傷害需增加或采取其他防護措施。
本標準涉及的有關下肢的章節,未考慮在風險評價中不可預見的上肢觸及危險。安全距離旨在規定條件下(見4.1.1)防止人員觸及危險區。注3。本標準未操供防止以攀越方式觸及危險區的措旒。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15706.1機械安全﹐基本概念與設計通則﹑第1命.型諧襯界GB/T 15706.1—2007,ISO 12100-1:2003,IDT)
3術語和定義
GB/T 15706.1給出的以及下面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防護結構protective structure
安全防護裝置(如;防護裴置,阻擋裝置)或其他物理障礙物(如:機器的一部分),用以限制人體和(或)人體某部位的運動從而防止其觸及危險區。
3.2
安全距離
safety distance
安全間距
safe separation distance
防護結構距危險區的*小距離。
4防止上下肢觸及的安全距寓
4.1通則
4.1.1 假定
本標準的安全距離由下列假定得出:
——防護結構和其中開口的形狀和位置保持不變;
—安全距離是從限制身體或其有關部位的表面開始測量的;
—--人員可能強行使身體某一部位越過防護結構或通過開口試圖觸及危險區﹔——基準面為人們通常站立的平面,但不一定是地面(如工作平臺也可能是基準面);
-穿鞋的時候與基準面有一定接觸(不包括使用高跟鞋,攀爬或跳躍)﹔
-不能借助輔助設施(如椅子或梯子等)改變基準面;
-不能借助輔助設施(如棍棒或工具等)擴展上肢的自然可達域。
4.1.2風險評價
在確定防止人員觸及危險區的安全距離前,應確定風險的高低。因此,應進行風險評價(見GB/T 15706.1和GB/T 16856.1)。風險評價應以傷害出現概率及其可預見的嚴重程度為依據。為了實現由本標準選擇合適的安全距離,有必要對風險評價所依據的技術和人的因素進行分析。風險評價應考慮所有可能發生的進入。當同時使用幾個表得出不同的數值時,應選用其中*嚴格的數值(見附錄A中的舉例)。
注1﹔在評估傷害的風險(見GB/T16856.1)時,需要考慮鎖半,持續時間,能量,速崖和接觸面的形狀等特征。在低風險處,應至少選用表1中的數值(見4.2.2.1.1).
在非低風險處,應選用高風險表--表2中的數值(見4.2.2.1.2).
注2:僅當由摩擦或磨損等危險引起的風險對人體造成的長期或不可恢復的傷害不能預見時,才可評定為低風險。表7中給出的安全距離(s,)用于人員試圖使用下肢通過開口觸及危險區的情況。
如果本標準的要求無法滿足,應使用其他安全措施。
4.2防止上肢觸及的安全距離
4.2.1上伸觸及
4.2.1.1圖1給出了上伸觸及的安全距離。
4.2.1.2如果危險區有低風險,則危險區的高度h應為2500 mm或更高。
4.2.1.3如果危險區有高風險(見4.1.2),那么危險區的高度h應為2 700 mm或更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