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0-19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安防線纜的通用要求,電源電纜、信號/控制電纜、同軸通信電纜、數據電纜、光纜、綜合線纜、標志和制造長度、包裝、運輸和貯存等要求,描述了試驗方法,確立了檢驗規則,適用于安全防范系統中使用的線纜。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A/T 1297-2016《安防線纜》,與GA/T 1297-2016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更改了術語、定義和縮略語的內容(見第3章,2016年版的第3章);——增加了線纜分類的注解(見4.1,2016年版的4.1);——更改了阻燃耐火特性代碼(見4.2.2,2016年版的4.2.2);——更改了耐環境特性代碼(見4.2.3,2016年版的4.2.3);——增加了絕緣、護套材料代碼(見4.2.4);——更改了電源電纜型號代碼(見4.2.5,2016年版的4.2.4.1);——更改了信號/控制電纜型號代碼(見4.2.6,2016年版的4.2.4.1);——更改了同軸通信電纜型號代碼(見4.2.7,2016年版的4.2.4.2);——更改了數據電纜型號和規格代碼(見4.2.8,2016年版的4.2.4.3);——更改了光纜型號和規格代碼(見4.2.9,2016年版的4.2.4.4);——更改了綜合線纜型號和規格代碼(見4.2.10,2016年版的4.2.4.5);——更改了阻燃耐火類線纜性能要求(見5.1,2016年版的5.7.1至5.7.3);——增加了阻燃線纜低毒性能要求(見5.1.4);——更改了線纜阻水性能要求(見5.2.4,2016年版的5.7.7);——更改了線纜防鼠性能要求(見5.2.6,2016年版的5.7.9);——增加了線纜環保性能要求(見5.3);——更改了電源電纜導體要求(見6.1,2016年版的5.1.1);——更改了電源電纜絕緣材料、絕緣電阻及機械環境性能要求(見6.2,2016年版的5.1.2);——更改了電源電纜成纜要求(見6.3,2016年版的5.1.3);——增加了電源電纜屏蔽要求(見6.4);——更改了電源電纜鎧裝要求(見6.5,2016年版的5.1.4);——更改了電源電纜護套材料及機械環境性能要求(見6.6,2016年版的5.1.5);——更改了電源電纜成品電纜抗拉強度和曲撓性能要求(見6.7,2016年版的5.1.6);——增加了電源電纜阻燃性能及屏蔽效能要求(見6.7.4、6.7.5);——更改了信號/控制電纜導體材料要求(見7.1.1,2016年版的5.2.1.1);——更改了信號/控制電纜絕緣材料、絕緣顏色、絕緣電阻要求(見7.2,2016年版的5.2.2);——增加了信號/控制電纜絕緣線芯耐壓要求(見7.2.4);——更改了信號/控制電纜絞對和成纜要求(見7.3,2016年版的5.2.3);——更改了信號/控制電纜屏蔽要求(見7.4,2016年版的5.2.4);——更改了信號/控制電纜護套材料、護套厚度、外形尺寸、顏色要求(見7.6,2016年版的5.2.6);——增加了信號/控制電纜電纜耐壓、屏蔽效能要求(見7.7.2、7.7.3);——刪除了半發泡同軸通信電纜(見2016年版的5.3);——刪除了同軸通信電纜絕緣抗張強度和斷裂伸長率(見2016年版的5.3.2.6.1、5.3.2.6.2);——更改了同軸通信電纜絕緣附著力要求(見8.2.6,2016年版的5.3.2.6.3);——更改了同軸通信電纜外導體要求(見8.3,2016年版的5.3.3);——增加了同軸通信電纜護套耐壓要求(見8.4.6);——更改了同軸通信電纜衰減常數指標(見8.6.2,2016年版的5.3.5);——更改了數據電纜導體要求(見9.1 ,2016年版的5.4.1);——增加了數據電纜導體斷裂伸長率要求(見9.1.3);——更改了數據電纜絕緣要求(見9.2,2016年版的5.4.2);——增加了數據電纜線對、屏蔽、纜芯要求(見9.3、9.4、9.5);——更改了數據電纜護套要求(見9.6,2016年版的5.4.3);——增加了數據電纜護套機械性能和環境性能要求(見9.6.4);——更改了數據電纜阻燃性能要求(見9.8 ,2016年版的5.4.7);——更改了數據電纜電氣性能要求(見9.9,2016年版的5.4.5);——更改了數據電纜傳輸性能要求(見9.10,2016年版的5.4.6);——更改了光纜(見第10章,2016年版的5.5);——更改了綜合線纜(見第11章,2016年版的5.6);——更改了線纜標志(見12.1.2,2016年版的6.1.2);——更改了線纜制造長度(見12.2,2016年版的6.2);——更改了試驗方法的一般要求(見13.1,2016年版的7.1);——更改了線纜阻燃性能試驗(見13.2.1,2016年版的7.8.1);——更改了線纜無鹵低煙性能試驗(見13.2.2,2016年版的7.8.2);——更改了線纜耐火性能試驗(見13.2.3,2016年版的7.8.3);——增加了線纜低毒性能試驗(見13.2.4);——更改了線纜阻水試驗(見13.3.4,2016年版的7.8.7);——更改了線纜防鼠性能試驗(見13.3.6,2016年版的7.8.9);——增加了線纜環保性能試驗(見13.4);——刪除了電源電纜“導體材料”試驗條款(見2016年版的7.2.1.1);——增加了電源電纜導體電阻試驗(見13.5.1.1);——更改了電源電纜導體結構試驗(見13.5.1.2,2016年版的7.2.1.2);——更改了電源電纜絕緣機械環境性能試驗要求(見13.5.2,2016年版的7.2.2);——增加了電源電纜屏蔽測試方法(見13.5.4);——更改了電源電纜護套機械環境性能試驗要求(見13.5.6,2016年版的7.2.5);——更改了電源電纜抗拉強度試驗(見13.5.7.1,2016年版的7.2.6.3);——更改了電源電纜電纜耐壓試驗(見13.5.7.2,2016年版的7.2.6.1);——增加了電源電纜阻燃性能試驗(見13.5.7.4);——增加了電源電纜屏蔽效能(見13.5.7.5);——刪除了同軸電纜“絕緣材料”試驗條款(見2016年版的7.4.2.1);——更改了同軸電纜介質耐電壓(見13.7.2.3,2016年版的7.4.2.5);——更改了同軸電纜絕緣電阻(見13.7.2.4,2016年版的7.4.2.4);——刪除了同軸電纜絕緣抗張強度和斷裂伸長率試驗(見2016年版的7.4.2.6.1和7.4.2.6.2);——更改了同軸電纜絕緣附著力試驗(見13.7.2.5,2016年版的7.4.2.6.3);——增加了同軸電纜護套耐電壓試驗(見13.7.4.2);——更改了數據電纜導體測試要求(見13.8.1,2016年版的7.5.1);——更改了數據電纜絕緣試驗要求(見13.8.2,2016年版的7.5.2);——增加了數據電纜線對、屏蔽、纜芯試驗要求(見13.8.3、13.8.4、13.8.5);——更改了數據電纜護套試驗要求(見13.8.6,2016年版的7.5.3);——更改了數據電纜阻燃性能(見13.8.8,2016年版的7.5.7);——更改了光纜試驗(見13.9,2016年版的7.6);——更改了綜合線纜試驗(見13.10,2016年版的7.7);——更改了檢驗規則(見第14章,2016年版的8);——更改了線纜包裝(見15.1,2016年版的9.1)。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本文件由全國安全防范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00)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公安部安全與警用電子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公安部**研究所、上海愛譜華頓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湖北宇洪光電實業有限公司、浙江萬馬天屹通信線纜有限公司、深圳秋葉原實業有限公司、江蘇寶華電線電纜(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南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嘉興海棠電子有限公司、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安全技術防范認證中心、江蘇天誠智能集團有限公司、浙江一舟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碩達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寧波中安電氣檢測有限公司、杭州??低晹底旨夹g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席小雷、劉飛、柳慶祥、湯代兵、聶紅俊、楊雪、王新、周東培、鄔鵬程、周則威、姚洪、蔣勝雄、花寶眾、趙萬富、張忠貴、胡佳、張艷軍、方世穎、馮興橋、陳劍德、孫靜、宋然、李寶興、張鑫鋒。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GA/T 1297-2016?!敬螢?*次修訂。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