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0-19
標準簡介
GB/T17213的本部分規定了控制閥的強制性標志和補充標志。有些強制性標志可能不適用于一些結構特殊的控制閥,而有些補充標志則可能僅適用于特殊類型的控制閥。本部分建議,除非制造廠與買方另行商定,各種閥的標志應符合本部分的規定。前言
GB/T17213《工業過程控制閥》分為如下部分:---第1部分:控制閥術語和總則(GB/T17213.1-1998,eqvIEC60534-1:1987)---第2??1部分:流通能力 安裝條件下流體流量的計算公式(GB/T17213.2-2005,IEC60534-2-1:1998,IDT)---第2??3部分:流通能力 試驗程序(GB/T17213.9-2005,IEC60534-2-3:1997,IDT)---第2??4部分:流通能力 固有流量特性和可調比(GB/T17213.10-2005,IEC60534-2-4:1989,IDT)---第3??1部分:尺寸 兩通球形直通控制閥法蘭端面距和兩通球形角形控制閥法蘭中心至法蘭端面的間距(GB/T17213.3-2005,IEC60534-3-1,2000,IDT)---第3??2部分:尺寸 角行程控制閥(蝶閥除外)的端面距(GB/T17213.11-2005,IEC60534-3-2:2001,IDT)---第3-3部分:尺寸 對焊式兩通球形直通控制閥的端距(GB/T17213.12-2005,IEC60534-3-3:1998,IDT)---第4部分:檢驗和例行試驗(GB/T17213.4-2005,IEC60534??4:1999,IDT)---第5部分:標志(GB/T17213.5-2008,IEC60534??5:2004,MOD)---第6-1部分:定位器與控制閥執行機構連接的安裝細節 定位器在直行程執行機構上的安裝(GB/T17213.6-2005,IEC60534-6-1:1997,IDT)---第6-2部分:定位器與控制閥執行機構連接的安裝細節 定位器在角行程執行機構上的安裝(GB/T17213.13-2005,IEC60534-6-2:2000,IDT)---第7部分:控制閥數據單(GB/T17213.7-1998,eqvIEC60534??7:1989)---第8-1部分:噪聲的考慮 實驗室內測量空氣動力流流經控制閥產生的噪聲(GB/T17213.8-1998,idtIEC60534-8-2:1991)---第8-2部分:噪聲的考慮 實驗室內測量液動流流經控制閥產生的噪聲(GB/T17213.14-2005,IEC60534-8-2:1991,IDT)---第8-3部分:噪聲的考慮 空氣動力流流經控制閥產生的噪聲的預測方法(GB/T17213.15-2005,IEC60534-8-3:2000,IDT)---第8-4部分:噪聲的考慮 液動流流經控制閥產生的噪聲的預測方法(GB/T17213.16-2005,IEC60534-8-4:1994,IDT)本部分為GB/T17213的第5部分。本部分修改采用IEC60534??5:2004《工業過程控制閥 第5部分:標志》(英文版)。本部分與IEC60534??5:2004的差別在于:---刪除了規范性引用文件ISO5209:1997《通用閥門 標志》,因該文件在條文中未提及;---在4.1中增加了3個注,增加了對公稱壓力系列和以PN 標志與以等級形式標志之間對應關系的表述;---正文的表1中第7項及第9項按IEC60534-5:2004的注2表述明確為:補充性(S)與強制性(M)標志并列。增加的內容,在標準正文中所涉及條款的頁邊空白處用垂直單線標識。為便于使用,本部分在制定時按GB/T1.1-200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和GB/T20000.2-2001《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國際標準的規則》的有關規定做了如下編輯性修改:a) IEC60534的本部分改為GB/T17213的本部分;b) 刪除國際標準的前言;c) 原引用標準的引導語按GB/T1.1-2000的規定改成規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導語;d) 規范性引用文件一覽表按GB/T1.1-2000的規定重新進行排列。本部分代替GB/T17213.5-1998《工業過程控制閥 第5部分:標志》。本部分與GB/T17213.5-1998的主要區別如下:---更新規范性引用文件;---增加對公稱壓力系列的表述;---增加以PN 標志與以等級形式標志之間對應關系的表述;---體現強制性標志及補充性標志位置的表1按IEC60534??5:2004《工業過程控制閥 第5部分:標志》(英文版)的排列;---正文的表1中第7項及第9項按IEC60534??5:2004的注2表述明確為:補充性(S)與強制性(M)標志并列。本部分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本部分由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SAC/TC124/SC1)歸口。本部分負責起草單位: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上海儀器儀表自控系統檢驗測試所、上海西派埃儀表成套有限公司、寧夏銀星能源股份吳忠儀表有限公司、天津精通控制儀表技術有限公司、上海自動化儀表股份有限公司自動化儀表七廠、鞍山自控儀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川儀十一廠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炯、陳蒙南、李明華、王克強、馬玉山、王勇、楊建文、范萍、李雷、王燕、高強、王志澤、王艷。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GB/T17213.5-1998。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