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0-20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石油天然氣工業用封隔器和橋塞的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石油天然氣工業中套管和油管內使用的封隔器和橋塞。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代替GB/T 20970-2007《石油天然氣工業 井下工具 封隔器和橋塞》。本標準與GB/T 20970-2007的技術性差異如下:——修改了范圍的主要內容,明確適用范圍(見第1章);——刪除了“套管”等已經被熟知的定義(見2007年版的第3章);——增加了“井內介質”的定義,避免對井內介質只是液體的誤解(見3.1);——修改了“密封間隙”的定義,符合中國國情(見3.2);——操作適用性中增加了“工具坐封溫度和井下作業時循環溫度”(見4.4);——設計要求中增加了“設計文件”“材料”“性能評價”的相關內容,修改了“尺寸設計”的位置(見5.3);——增加了各項檢測的條件和執行標準(見6.4);——增加了運輸和存儲的內容(見第8章)。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14310:2008《石油天然氣工業 井下工具 封隔器和橋塞》。本標準與ISO 14310:2008相比,結構上刪除了第4章“符號和縮略語”,后面章條號順延。本標準與ISO 14310:2008的技術性差異及原因如下:——關于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標準做了具有技術差異的調整,以適應我國的技術條件,調整的情況集中反映在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具體調整如下:● 增加引用了GB/T 18851.2(見6.4.9);● 增加引用了GB/T 230.1(見6.4.8);● 增加引用了GB/T 231.1(見6.4.8);● 增加引用了GB/T 27025(見6.4.14);● 增加引用了GB/T 4340.1(見6.4.8);● 增加引用了GB/T 531.1(見6.4.8);● 增加引用了GB/T 531.2(見6.4.8);● 增加引用了NB/T 47013(見6.4.9);● 增加引用了ASME鍋爐和壓力容器 第5部分:無損檢測(見6.4.9);● 增加引用了ASME鍋爐和壓力容器 第9部分:焊接質量要求(見6.4.7);● 增加引用了BS 2M 54,金屬熱處理溫度控制規范(見6.4.4.2.1);● 增加引用了SAE AMS-H-687**,鋼材的熱處理(見6.4.4.2.1)。——刪除了“套管”等已被熟知的定義(見ISO 14310 2008年版的第3章);——增加了“井內介質”的定義,避免對井內介質只是液體的誤解(見3.1);——修改了“密封間隙”的定義,符合中國國情(見3.2);——修改了“環境的適用性”,簡化用戶或采購商的要求,明確詳細的環境參數(見4.5);——修改了設計文件的要求,明確設計文件的用途和包含的主要內容(見5.3.1);——增加了“其他物理性能”,補充供方或制造商提供的非金屬零件的規范文件內容(見5.3.2.3);——增加了“套管螺紋應符合GB/T 19830相關要求”,規范試驗套管螺紋規格(見5.5.1);——修改了標準確認等級中對帶膨脹件產品試驗的規定,“帶可膨脹封隔件的產品在試驗裝置中一端居中即可”,簡化試驗要求,提高可操作性(見5.5.2.3);——將產品數據清單中的“通徑”修改為“通徑或*小內徑”,明確清單數據內容(見6.2.3);——將“回收方法(可回收型)”修改為“解封或回收(可回收型)方法,包括*小(*大)解封力或回收力或壓力”,擴展回收類型符合中國國情(見6.2.3);——將“可參見”修改為“應執行”,增加規范性引用文件BS 2M 54,SAE AMS-H-687**,明確執行標準(見6.4.4.2.1);——將“可參見”修改為“應符合”,增加規范性引用文件ASME鍋爐及壓力容器 第9部分:焊接質量要求,明確執行標準(見6.4.7);——將“可參見”修改為“應符合”,增加規范性引用文件GB/T 230.1,GB/T 231.1,GB/T 4340.1,GB/T 531.1,JB/T 4730,明確執行標準(見6.4.8);——將“可參見”修改為“應符合”,增加規范性引用文件GB/T 18851.2,ASME鍋爐及壓力容器 第5部分:無損檢測,明確執行標準(見6.4.9);——將“可參見”修改為“應按照”,增加規范性引用文件GB/T 27025,明確執行標準(見6.4.14)。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標準由全國石油鉆采設備和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96)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采油采氣裝備所、石油工業井下工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德州大陸架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江漢機械研究所。本標準起草人:劉合、王鳳山、徐曉宇、吳姬昊、沈俊澤、閆永宏、梁春香、曾永峰、田曉艷、李清忠。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GB/T 20970-2007。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