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0-20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紫外紅斑效應參照譜、標準紅斑劑量、紫外輻射的波段范圍、紫外指數、曝露等級等術語及其相關的內容。本標準適用于有關紅斑劑量的測量及其結果的表達、應用和紫外指數的發布等。前言
本標準修改采用國際標準ISO17166:1999/CIES007/E?1998《紅斑效應參照譜和標準紅斑劑量》。本標準對ISO17166:1999文本中部分重復的文字和個別不易理解的公式作了適當修訂。在保留ISO17166:1999所有術語、定義和說明內容的基礎上,本標準參照世界衛生組織、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國際非核輻射防護委員會共同發布的《紫外指數:實用指南》[1],規定了各紫外輻射波段的波長范圍,并將該指南規定的紫外指數計算方法納入本標準的條文中。本標準將66:1999以及國際標準化組織規定的紫外輻射波段波長范圍、紫外指數計算方法引入國家標準體系,有利于提升我國紫外輻射的測量數據和紫外輻射預報服務產品的國際可比性。本標準與ISO17166:1999的差異具體說明如下:a)由于ISO17166:1999等同采用CIES007/E?1998,因此原文中除了ISO前言外,還包括有CIE的前言和引言,這部分內容有相當多的重復,并包含了一些非技術性的說明,占了原文篇幅的近1/3。全部刪去,顯然是不適當的,但如果全部保留又顯累贅,且與我國國家標準的編寫要求不相一致。本標準將這部分內容全部歸入本標準的引言中,并刪除了重復和與技術規定無關的部分說明文字。b)在ISO17166原文中的Erythemareferenceactionspectrum和Erythemaactionspectrum,分別對應本標準中的紫外紅斑效應參照譜和紅斑效應譜。在這里,術語紫外紅斑效應參照譜的前面冠以紫外2字,是為了更加明確該效應譜與紫外輻射相對應的關系。為此,本標準的英文標題中也冠以UV。本標準為了更好區分兩者,規定紫外紅斑效應參照譜的表示符號(犛er(λ))采用大寫,以示與紅斑效應譜(狊er(λ))不同。c)本標準共給出了11條術語及其定義,其中6條來自于ISO17166,其余5條從《紫外指數:實用指南》[1]引入。d)ISO17166中第4段和第5段分別給出術語的定義和有關術語的進一步說明和解釋。這兩段不僅相互之間多有重復,而且也不符合我國編寫國標的有關要求。為此,編寫組將原文的第4段和第5段內容合并,刪除原文中相互重復的多余文字,將原文中那些不宜作為定義的文字說明作為注釋給出。e)ISO17166原文第4段(對應于本標準3.4)中關于*小紅斑劑量(MED)定義的表達不符合我國國家標準中的敘述要求,故本標準另外給出文字定義,而將原定義作為注釋。f)ISO17166原文中第4段(對應于本標準3.4)中關于*小紅斑劑量(MED)的曝露觀察時間間隔的說法,只提到典型的時間間隔為24h,據我國皮膚專家的意見,一般這個時間間隔為24h±2h,因此本標準明確給出了變動的范圍。g)ISO17166原文中5.1的式(2)(對應于本標準的式(8)),從量綱的角度看顯然是錯誤的。我們在理解原文內涵的情況下,作了適當的修訂。h)ISO17166原文中5.3的注中有關皮膚類型的說法,原文為Ⅰ型到Ⅳ型。據我國皮膚專家的意見,目前國際上廣泛采用的是Ⅰ型到Ⅵ型,本標準據此作了相應的修訂。i)為了使本標準更加實用,參照世界衛生組織、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國環境計劃署和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共同發布的《紫外指數:實用指南》[1]中的相關規定,對UV?A、UV?B和UV?C波段的劃分標準作了明確的界定,為此本標準增加了3.7、3.8、3.9等3條定義;同時還參照該實用指南[1]對目前國際上有關發布紫外輻射信息中通用的紫外指數計算方法和根據紫外指數劃分的曝露等級等作了規定,相應增加了3.10、3.11兩條定義和第6、7章。j)為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紫外輻射對人體的傷害作用及其防護,本標準還在附錄A中給出了相關的介紹。本標準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中國氣象局提出。本標準由中國氣象局歸口。本標準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負責起草,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參加起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湯潔、王炳忠、張保洲、劉瑋。本標準為首次發布。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