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0-20
標準簡介
本部分規定了三棱針的術語和定義、操作步驟與要求、注意事項與禁忌。本部分適用于三棱針技術操作。前言
GB/T21709《針灸技術操作規范》分為21個部分:---第1部分:艾灸;---第2部分:頭針;---第3部分:耳針;---第4部分:三棱針;---第5部分:拔罐;---第6部分:穴位注射;---第7部分:皮膚針;---第8部分:皮內針;---第9部分:穴位貼敷;---第10部分:穴位埋線;---第11部分:電針;---第12部分:火針;---第13部分:芒針;---第14部分:?體;---第15部分:眼針;---第16部分:鼻針;---第17部分:口唇針;---第18部分:腹針;---第19部分:腕踝針;---第20部分:毫針基本刺法;---第21部分:毫針針刺手法。本部分為GB/T21709的第4部分。本部分的附錄A 為資料性附錄。本部分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出。本部分由中國針灸學會歸口。本部分負責起草單位:天津中醫藥大學。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遼寧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義、陳澤林、李桂蘭、裴景春、劉清國。本部分參加起草人:孟向文、王衛、郭永明、陸彤、王立存、任秀君、卞景芝、王秀云、周志良、圖埡、車永哲、丁晶、陳爽白。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