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0-21 來源:互聯網
“非病原菌不表達黏附因子,即使細胞表達再多的黏附受體(分子)也無濟于事。”他們隨后將病原菌中負責黏附的因子轉到非病原菌上,使非病原菌具有黏附的功能,再去做病毒感染實驗。結果發現,非病原菌表達了病原菌的黏附因子后,在病毒感染后,也會使它在細胞上的黏附增加。
“這證明了流感病毒介導的細菌黏附依賴于細菌表面的纖連蛋白結合蛋白,因此表達此類蛋白的細菌與流感繼發細菌感染密切相關,如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a型鏈球球菌和嗜血桿菌,這些細菌都是在流感并發細菌肺炎時常見的致病菌。”
做完了細胞系上的實驗,還需要通過活體動物這一整體模型對實驗結果進行驗證。王北難團隊開始用小鼠做體內實驗。他們對一組小鼠進行病毒感染,然后給它們接種細菌。結果發現感染病毒組的小鼠肺內細菌數顯著高于對照組小鼠(無病毒感染,只接種細菌)并且其肺內細胞表面黏附受體表達也顯著增加。
接著,王北難與中科院動物所移植生物學研究組組長趙勇合作,在轉基因小鼠身上做“阻斷實驗”——該小鼠體內細胞可表達tgf-β,但由于tgf-β發揮作用所需的信號通路被切斷,故tgf-β在該鼠體內不起作用。他們用該轉基因小鼠感染病毒后發現,該小鼠肺內細菌黏附并沒有增加,細胞表面黏附受體也不表達了。
“這就比較**了——從細胞系(體外實驗)到動物水平上(體內實驗)都證明,流感病毒通過活化細胞內的tgf-β,使細胞表面的細菌黏附受體表達增加,增加了動物或其他宿主對細菌感染的敏感性,這是我們*后的結論。”王北難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
然而,王北難團隊的研究并沒有結束。“微生物中,病原菌和非病原菌有一個明顯的差異,就是大多病原菌都有黏附因子,而非病原菌沒有。如果用非病原菌來做實驗,流感病毒對非病原菌應該沒有影響。”于是,他們又用非病原菌進行相關實驗,結果的確如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