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0-22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以壓縮空氣為呼吸介質的空氣潛水對人員、設備和系統以及程序的要求。本標準適用于潛水深度60m 以淺的空氣潛水,也適用于暴露于0.6 MPa以內壓縮空氣的模擬潛水。前言
本標準的全部技術內容為強制性。本標準參照國際潛水承包商協會《商業潛水與水下作業公認標準》(第五版,2004)和國際海事承包商協會《國際近海潛水實用規程》(1998)、《潛水設備與系統檢查指南:水面為基地的潛水系統(空氣)》(2000)、《潛水設備與系統檢查指南:移動/便攜式水面供氣系統》(2006),以及英國健康安全管理局《潛水工作條例》(1997)、美國勞工部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局《職業安全健康標準》(1996)和美國國土安全部海岸警備隊《航海職業安全健康標準》(1989)的有關內容制定。本標準的附錄A 和附錄B為規范性附錄。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提出。本標準由交通部救撈與水下工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交通部上海打撈局、深圳市杉葉實業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陸軍、張根升、張輝、葉似虬、肖曉凌、潘明光、劉慕亮、徐進、郭曉平、張磊。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