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0-23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調頻廣播接收機的測量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工作頻率為87MHz~108MHz的單聲和立體聲調頻廣播接收機(包括調諧器、汽車收音機、組合機中的調頻收音部分;以及專用調頻廣播接收機———以上統稱接收機)進行電聲性能測量的標準測量方法。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與IEC60315-4:1997《各種發射類別的無線電接收機的測量方法 第4部分:調頻聲音廣播發射接收機》的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本標準代替GB/T6163—1985《調頻廣播接收機測量方法》。本標準與GB/T6163—1985相比主要變化如下:———增加了“前言”。———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黾恿恕懊~術語及規定”中的每項英文名稱。———將原標準2.8“標準調制度”中標準調制度規定為30%調整為3.8標準調制度規定為****?!獙⒃瓨藴实?.8.2“標準立體聲調制度”****(±75kHz頻偏),修改為:****(±74.25kHz頻偏)。將導頻信號占10%(±7.5kHz頻偏),修改為:10%。將主、副信號的合成信號占90%(±67.5kHz頻偏),修改為:90%。將立體聲復合信號的頻譜圖中的立體聲調制度****(±75kHz頻偏),修改為:****(±74.25kHz頻偏)。并將圖1“立體聲復合信號的頻譜圖”中的標準立體聲調制度****(±75kHz頻偏),修改為****(±74.25kHz頻偏)(見3.8.2)?!獙⒃瓨藴实?.8.2中的表3“立體聲調制信號的頻偏分配”,調制度****及30%時的導頻信號7.5kHz修改為:6.75kHz(見3.8.2)?!黾恿说?0章“自動搜索系統特性”?!獙⒃瓨藴实?章“雙信號選擇性”中9.1測量方法中的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增加了“如果需要,接收機的干擾信號的調制度偏差可為±40kHz”;將圖21“雙信號選擇性”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見第11章)?!獙⒃瓨藴实?0章“中頻抑制”中10.1測量方法中的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原標準中圖22增加了“輸入信號電平—小于限幅電平3dB”,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見第12章)?!獙⒃瓨藴实?1章“鏡像抑制”中11.1.1測量方法中增加了“在調諧頻率的輸入信號應低于限幅電平3dB”;將原標準圖24中增加了“測試頻率—88,108 MHz;輸入信號電平—小于限幅電平3dB;頻偏—±75kHz。”(見第13章)。———將原標準第12章“假響應抑制”中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增加了“輸入信號電平—小于限幅電平3dB”。(見第14章)?!獙⒃瓨藴实?3章“俘獲比”中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見第15章)。———將原標準第15章“調諧特性”中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見第17章)?!獙⒃瓨藴实?6章“射頻互調”中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將“測量所用的頻率間隔Δf 應不小于300kHz,并一直測到±2.2 MHz”,修改為“測量所用的頻率間隔Δf 從±400kHz~±2.2MHz”(見第18章)?!獙⒃瓨藴实?7章“整機電壓諧波失真”中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新標準中增加了19.6“供電電壓改變時的失真”、19.7“環境溫度引起的失真”?!黾恿说?2章“降壓特性”?!獙⒃瓨藴实?0章“整機電壓頻率特性”中的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見第23章)。———將原標準第22章“交流聲”中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見第25章)?!獙⒃瓨藴实?3章“單信號哨叫”中的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見第26章)。———將原標準第25章“音頻機震”中的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見第28章)。———將原標準第26章“高頻機震”中的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見第29章)?!獙⒃瓨藴实?7章“頻率范圍”中的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見第30章)?!獙⒃瓨藴实?8章“中頻頻率”中的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見第31章)?!獙⒃瓨藴实?1章“調諧頻率的變化”中的頻偏±22.5kHz修改為:±75kHz(見第34章)?!獙⒃瓨藴实牡?3章本振輻射中的電磁兼容GB6114—1985《廣播接收機干擾特性測量方法》標準,改為:GB13837—2003《聲音和電視廣播接收機及有關設備無線電騷擾特性限值和測量方法》(見第36章)?!獙⒃瓨藴实牡?6章“分離度”中的頻偏±20.25修改為:±67.5kHz(見第39章)?!獙⒃瓨藴实牡?7章“非線性串音”中的頻偏±20.25修改為:±67.5kHz(見第40章)。———將原標準的第38章“平衡度”中的頻偏±20.25修改為:±67.5kHz(見第41章)。———將原標準的第39章“立體聲的同一性”中的頻偏±20.25修改為:±67.5kHz(見第42章)?!黾拥?5章“對RDS引起干擾的測量”,加入到本標準中?!黾恿藴y量項目?!緟颠M行了修改。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標準由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42)歸口。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研究所、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電子電器產品監督檢驗所、東莞市德生通用電器制造有限公司、廣州市銳豐音響公司、索尼(中國)有限公司、信息產業部第五研究所、佛山市三水好幫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默、李強、謝于迪、吳蔚華、王湘、王庚、祁家堃、李泰楨、郁文、吳麗莎、王寶紅、鄭晨、顧焰。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GB/T6163—1985。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