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0-23
標準簡介
GB/T28177的本部分規定了在生命周期內的兩個時點上柔性薄卡的物理特性:———裝載到卡發行設備時;———發行給公眾時。本部分考慮了人和機器兩個方面的因素并闡明了*低要求。本部分標識了原始卡尺寸,并且規定了特性和尺寸。本部分給出了在不同環境條件下卡的存儲和使用的指南。前言
GB/T28177《識別卡 柔性薄卡》分為三個部分:———第1部分:物理特性;———第2部分:磁記錄技術;———第3部分:測試方法。本部分為GB/T28177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IEC15457-1:2008《識別卡 柔性薄卡 第1部分:物理特性》。本部分與ISO/IEC15457-1:2008相比,在結構上增加了引言和縮略語(見3.2)。本部分與ISO/IEC15457-1:2008的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如下:———根據目前國內的實際情況,將術語和附錄A 中的施膠和筆跡因素(sizingandpenwritingfactor)改為施膠度(sizingvalue),它的控制方法改為引用GB/T460《紙施膠度的測定》,相應將參數修改為大于或等于0.5mm。本部分還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增加了引言,將國際標準的范圍中對柔性薄卡的用途和采用的記錄方法等的描述放在引言中;———為了便于使用,增加了縮略語;———由于使用習慣,調整了術語的次序;———根據標準制定原則,引用文件中增加了ISO2493、ISO5636-3、ISO8226-2三個標準,在參考文獻中刪除相應文件;———為了上下文對應關系,將國際標準中8.2.1和8.2.2的位置調換、8.4.2和8.4.3的位置調換。與本部分中規范性引用的國際文件有一致性對應關系的我國文件如下:———GB/T12914—2008 紙和紙板抗張強度的測定(ISO1924-1:1992,ISO1924-2:1994,MOD)———GB/T742—2008 造紙原料、紙漿、紙和紙板灰分的測定(ISO2144:1997,MOD)———GB/T1543—2005 紙和紙板 不透明度(紙背襯)的測定(漫反射法)(ISO2471:1998,MOD)———GB/T22364—2008 紙和紙板彎曲挺度的測定(ISO2493:1992,ISO5629:1983,MOD)———GB/T457—2008 紙和紙板耐折度的測定(ISO5626:1993,MOD)———GB/T456—2002 紙和紙板平滑度的測定(別克法)(ISO5627:1995,IDT)———GB/T458—2008 紙和紙板透氣度的測定(ISO5636-2:1984,ISO5636-3:1992,ISO5636-5:2003,MOD)———GB/T16578.2—2009 塑料 薄膜和薄片 耐撕裂性能的測定 第2部分:埃萊門多夫(Elmendor)法(ISO6383-2:1983,IDT)———GB/T22899.2—2008 紙和紙板 濕膨脹率的測定 第2部分:*大相對濕度增加到86%過程的濕膨脹率(ISO8226-2:1990,MOD)———GB/T17554.1—2006 識別卡 測試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ISO/IEC10373-1:1998,MOD)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部分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提出并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深圳市華正聯實業有限公司、東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百得力電子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倩、嚴金波、黃小鵬、閻學眾、高林、馮敬、趙繼紅、夏蒂娜、喬申杰。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