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0-23
標準簡介
本標準提出了標稱電壓大于1kV 的交流系統用避雷器的選擇以及應用建議。這些建議適用于GB11032中定義的交流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GB/T28182—2011中定義的額定電壓52kV 及以下帶串聯間隙避雷器,以及IEC60099-8、DL/T815—2002和JB/T10497—2005中定義的用于架空輸電線路和配電線路的帶串聯外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參考IEC60099-5:2000《避雷器 第5部分:選擇和使用導則》和IEC37/361/CD (IEC60099-5Ed2.0:2009),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起草。文本結構與IEC60099-5Ed2.0相同,但內容作了許多修改,與IEC60099-5:2000的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本標準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提出。本標準由全國避雷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81)歸口。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本 標準參加起草單位:西安交通大學、東北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陜西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絕緣子避雷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西安西電避雷器有限責任公司、南陽金冠電氣有限公司、電科院東芝避雷器有限公司、深圳市銀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撫順電瓷制造有限公司、中能電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上海電瓷廠、溫州益坤電器有限公司、重慶電力科學試驗研究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啟盛、王保山、王新霞、郭潔、陳立棟、顏文、鐘定珠、張翠霞、謝秀余、王維州、張寶全、何計謀、龔正全、蘇寧、熊易、車文俊、田恩文、張家騫、伍本才、徐學亭、朱樹立、黃勇、程文怡、李凡、印華、張博宇、宋繼軍、劉飛。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