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0-29
標準簡介
本標準適用于由超聲仿組織材料、嵌埋于材料中的管道和在管道中作穩態流動的仿血液組成的超聲多普勒仿血流體模,該裝置主要用于超聲多普勒血流診斷設備的性能檢測和評價。本標準規定了超聲多普勒仿血流體模的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前言
本標準按照 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代替 YY/T0458—2003《超聲多普勒仿血流體模的技術要求》。與 YY/T0458—2003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包括:———依據國際標準原文,在反復推敲和調研的基礎上對譯文進行了修改,表述更加準確;———原標準引用的國際標準中,2003年之后又有轉化為國內標準者,改為引用國內標準;———刪除了少量意思含混且在學術、產業方面無現實意義的術語、定義條目;———依據技術、產品發展進步和臨床應用的實踐,將原國際標準文本中以多普勒頻率為主線的思路改為以血流速度為主線;———增加了部分已在學術、產業和臨床實踐中普遍應用,但國際標準文本中未予包括的術語、定義條目;———參照國際標準原文,增補了符號表和技術規格標注章節及部分解說性文字。本標準修改采用IEC61685:2001《超聲 血流測量系統 血流體模》。本標準與IEC61685:2001的技術差異及其原因如下:———依照我國慣例,將原標準題目的三段式結構改為《超聲多普勒仿血流體模的技術要求》。———按照美國醫學超聲學會(AIUM)的嚴格定義和國際標準IEC61206:1993中的提法,將標準的對象物如實地稱為“體模”。———原標準中涉及媒質聲學特性測量方法的內容,系引用論文或用簡短文字交待,而我國已經制定有技術標準;在規范性引用文件中,有的IEC 標準此前已經轉化為我國標準,凡此情況,均改為引用我國標準。但仿組織材料和仿血液背向散射系數的測量方法,國際上尚在研究中,未形成標準化文件,故仍引用相關著述,在參考文獻中列出。———雜波clutter是醫用超聲多普勒技術中一個相當重要的術語,在原標準中多次出現卻未給出定義,特予收入并作了界定。———原標準中提出的標識用技術指標,有些內容尚在研究探索中,無法付諸實用,轉化時只保留了與國際上現有商品隨機文件一致的部分。———原標準的附錄 D是起草者的研究實驗內容,全部收入必要性不大且造成文件冗長,特改為簡短文字介紹,感興趣者可以參閱原文。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標準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出。本標準由全國醫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醫用超聲設備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SAC/TC10/SC2)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湖北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牛鳳岐、朱承綱、程洋、蔣時霖。本標準首次發布于2003年6月。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