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0-31
標準簡介
本文件規定了林地資源的分類分級體系和分類技術標準。本文件主要適用于全國范圍的森林資源監測、規劃設計和森林經營管理。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的規則編寫本文件代替 LY/T 1812—2009《林地分類》。本文件與 LY/T 1812—2009 相比,主要有以下變化:——修訂了一級地類,由 8 類調整為 7 類(第 5 章。見 2009 年版第 5 章);——增加了跡地一級地類(第 5 章。見 2009 年版第 5 章);——刪除了有林地一級地類、紅樹林地二級地類,將其中的喬木林地、竹林地由二級地類調整為一級地類(第 5 章表 1,見 2009 年版第 5 章表 1);、——刪除了無立木林地一級地類,將其中的采伐跡地、火燒跡地,做為跡地的二級地類(第 5 章 表 1,見 2009 年版第 5 章表 1);——增加了其他跡地,做為跡地的二級地類(第 5 章表 1);——刪除了宜林地、輔助生產林地兩個一級地類(見 2009 年版第 5 章表 1)。本文件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資源管理司提出。本文件由全國森林資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370)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北華大學林學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紅春、葛麗麗、王鶴智、楊布朗、胡繼平、翁國慶、卞 斐、陳 靜、馮萬斌、馬燕娥、陳孟滌、馬尚宇、王梁泓本文件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LY/T 1812—2009。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