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1-01
標準簡介
本部分從卡片的角度規定了借記/貸記交易流程,包括卡片內部的處理細節、卡片所使用的數據元、卡片所支持的指令集等。本部分適用于由銀行發行或受理的金融借記/貸記IC卡,其使用對象主要是與金融借記/貸記IC卡應用相關的卡片設計、制造、管理、發行、受理以及應用系統的研制、開發、集成和維護等相關部門(單位)。前言
JR/T 0025—2018《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分為14部分:——第 1 部分:總則;——第 3 部分:與應用無關的 IC 卡與終端接口規范;——第 4 部分:借記/貸記應用規范;——第 5 部分:借記/貸記應用卡片規范;——第 6 部分:借記/貸記應用終端規范;——第 7 部分:借記/貸記應用安全規范;——第 8 部分:與應用無關的非接觸式規范;——第 10 部分:借記/貸記應用個人化指南;——第 12 部分:非接觸式 IC 卡支付規范;——第 13 部分:基于借記/貸記應用的小額支付規范;——第 14 部分:非接觸式 IC 卡小額支付擴展應用規范;——第 15 部分:電子現金雙幣支付應用規范;——第 16 部分:IC 卡互聯網終端規范;——第 18 部分:基于安全芯片的線上支付技術規范。本部分為JR/T 0025—2018的第5部分。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部分代替JR/T 0025.5—2013《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 第5部分:借記/貸記應用卡片規范》,與JR/T 0025.5—2013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修改了應用鎖定情況下返回的數據格式(見 6.6);——PUT DATA 指令新增對應用缺省行為(9F52)的支持;對 TAG 進行了預留,以供將來使用(見17.6);——明確了交易日志中未獲取數據元的填充要求(見 18.3);——明確對持卡人敏感信息的保護,強烈建議在個人化時不體現真實的用戶姓名等信息(見 A.1);——應用缺省行為(ADA)數據元中擴充對交易日志的控制功能(見 18.1)。本部分由中國人民銀行提出。本部分由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0)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中金金融認證中心有限公司、銀行卡檢測中心、北京中金國盛認證有限公司、中鈔智能卡研究院、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捷德(中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惠爾豐(中國)信息系統有限公司、福建聯迪商用設備有限公司、東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偉、王永紅、李曉楓、陸書春、潘潤紅、李興鋒、宋漢石、渠韶光、邵闊義、杜寧、周玥、張宏基、程勝、胡吉晶、吳瀟、黃本濤、湯沁瑩、陳則棟、吳曉光、李春歡、洪雋、張棟、王紅劍、張永峰、劉志剛、范抒、魏猛、余沁、尚可、李新、李一凡、周新衡、鄧少峰、張步、馮珂、李建峰、向前、涂曉軍、林發全、陳文博、石文鵬、毛瑞紅、葉昫、齊大鵬、陳震宇、鄭元龍、聶舒、丁吉、白雪晶、李子達、沈卓群、劉世英、于海濤、翁秀誠、張萌、董凌駿、張國棟、俞益寧、曾靜靜、李銘銘、吳寶民、郭晶瑩、章盼、張波波、汪小八、拱慧璇、柳姣娜、湯中澤、駱永剛、范琳琳。本部分代替了JR/T 0025.5—2013。JR/T 0025.5—2013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JR/T 0025.5—2005、JR/T 0025.5—2010。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