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时间:2022-11-03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放射性核素內污染醫學處理的原則和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放射性核素內污染人員的醫學處理。前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GB/T 18197—2000《放射性核素內污染人員醫學處理規范》轉化而來,與GB/T 18197—2000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在“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 18871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Z 96 內照射放射病診斷標準;GBZ 129 職業性內照射個人檢測規范;GBZ/T 269 尿中總α和總β放射性檢測規范;WS/T 467 核和輻射事故醫學響應程序(見第2章); ——增加了攝入量、特殊監測、放射性核素阻吸收和內污染醫學處理的定義(見 3.2,3.4,3.5和 3.7),修改了年攝入量限值的定義(見 3.3,2000 年版的 3.2); ——原標準的 5.1 修改為內污染檢測(見 5.1,2000 年版的 5.1); ——原標準的 5.2 修改為內污染受照劑量的估算(見 5.2,2000 年版的 5.2); ——原標準的第 8 章內容移至 4.6(見 4.6,2000 年版的第 8 章); ——原標準資料性附錄 A 中的表 A.1 修改為放射性核素的阻吸收和促排藥物(見附錄 A 中表 A.1,2000 年版的附錄 A 中表 A.1); ——增加了表 A.2 藥物給藥方法和劑量(見附錄 A 中表 A.2)。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強、張良安、焦玲、樊飛躍、王彥、孫全富、何玲、杜利清、徐暢、王芹。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①本网注名来源于“互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个月内与本网联系,联系邮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则视为默认百检网有权进行转载。
②本网注名来源于“百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百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转载本网作品,请联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百检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③本网所载作品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百检立场,用户需作出独立判断,如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