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04 來源:互聯網
截至2014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1.54億輛,汽車尾氣排放已成為我國大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務院在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明文要求,對尾氣排放不達標的車輛,不得發放環保合格標志,不得上路行駛。然而,新華社記者在京津等地調查發現,在一些尾氣檢測的地下交易鏈條中,環保部監制的環保合格標志竟可花錢獲得,瀕臨報廢期限的“問題車”只花300元就能**上路。
從媒體調查的情況,可以體會到大部分車主在此事上的無奈和焦慮,之所以要花錢找“車蟲”,或者干脆買綠標,實在是因為如果不走“旁門左道”,看臉色不說,還很有可能辦不下來。而只要花錢,管你多不合格,一樣綠標上身。據“車蟲”內部消息,很多檢測站實為站長私人或企業承包,造假才能賺錢,檢得太嚴就沒人去。車主進退為難,公共環境權益受損,惟有沆瀣一氣的“車蟲”和檢測站,賺得盆滿缽滿,如此荒謬亂象,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事關大計的環保指標檢測,變成了一盤營私謀利的生意。好好的國家政策,淪為了某些人的斂財之道,一個小小檢測站,居然還管成這樣,也是讓人醉了。公辦私營,設立程序貓膩多,多頭管理,導致*后誰也不管,這些曾出現在眾多公共服務領域的陳年弊病,顯然就是造成尾氣檢測亂象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為了控制尾氣排放,國家在遙感監測技術,檢測設備上都做了大量的投入。但如果沒有科學公正的檢測體系,沒有嚴格執行的道路執法,就算技術再怎么先進,再怎么能“遙感”,也終究會在暗箱操作中淪為擺設。如果環保標存在的意義,只是成為某些人的“斂財標”的話,倒還真不如給車主們減負,不檢也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