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如影隨風 時間:2022-11-09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鑒別麻類纖維的旋轉方向法、灼燒法、顯微鏡法、顯色法4種試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苧麻纖維、亞麻纖維、大麻纖維、黃麻纖維、劍麻纖維、蕉麻纖維的定性鑒別。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2910.1—2009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1部分:試驗通則
3 原理
根據各種麻類纖維不同的化學、染色和物理性能,采用旋轉方向法、灼燒法、顯微鏡法、顯色法進行試驗,將試驗結果與相關規范性附錄中的技術表征進行對照,鑒別6種麻類纖維。
4 樣品的預處理
按GB/T 2910.1—2009 中規定的方法進行預處理,如為原麻纖維,參照附錄A的方法預處理。
5 試驗步驟
5.1 旋轉方向法
5.1.1 試驗儀器及工具
鹵素干燥儀、鑷子等。
5.1.2 試驗方法
將一根單纖維浸入水中,使其充分濕透,用鑷子鉗住纖維的一端,讓自由端朝向觀察者并靠近熱源,使水分快速揮發,觀察其自由端的旋轉方向。
5.1.3 鑒別
對照附錄B進行鑒別。
5.2 灼燒法
5.2.1 試驗儀器及工具
馬弗爐、顯微鏡、紅外光譜儀等。
5.2.2 試驗方法
5.2.2.1 灼燒
取約1.0g試樣,置于有蓋坩堝中,將坩堝移入馬弗爐中,取下坩堝蓋,使之在500℃的溫度條件下灼燒10min,冷卻后取出坩堝。
5.2.2.2 灼燒殘留物形態分析
用鑷子取適量灰燼置于載玻片上,加上一滴甘油(或其他透明介質),用撥針攪拌,使灰燼顆粒變細并充分均勻分布,蓋上蓋玻片(避免帶入氣泡),放在100~500倍顯微鏡的載物臺上,觀察灼燒灰燼的形態特征。
5.2.2.3 灼燒殘留物成分分析
5.2.2.3.1 紅外光譜分析
取約1mg灼燒灰燼,加入約l00mg溴化鉀粉末,研磨均勻后,壓制成透明薄片,進行紅外光譜測定。采集數據時,分辨率為4cm-,掃描次數為32次,掃描范圍為4000cm-1~400cm-1。碳酸鈣和硝酸鉀紅外吸收光譜的主要吸收譜帶及其特性頻率見表1所示。
5.2.2.3.2 X-熒光光譜分析法
取約0.5g灼燒灰燼,加入約5g硼酸,硏磨均勻后,壓制成測試用樣品,進行X熒光光譜分析,確認灼燒灰燼的主要元素與紅外光譜結果相符。
5.2.3 鑒別
對照附錄C進行鑒別。
5.3 顯微鏡法
5.3.1 試驗儀器及工具
顯微鏡、纖維橫截面切片器。
5.3.2 試驗方法
5.3.2.1 縱面觀察
將少許纖維排列整齊,置于載玻片上,加上一滴甘油(或其他透明介質),蓋上蓋玻片(避免帶入氣泡),放在100~500倍顯微鏡的載物臺上觀察其形態。
更多標準內容請了解以下標準全文:
《SN/T 3582-2013 進出口紡織品 纖維定性分析 麻類纖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