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蠟筆小董 時間:2022-11-09
如同氣候變化一樣,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全球性的重大危機,這兩者之間又有什么關系?7月20日,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以下簡稱21世紀中心)線上舉辦的第26期“氣候沙龍”活動中,這一話題成為專家探討的焦點。
21世紀中心長期以來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工作,“氣候沙龍”秘書長何霄嘉表示,結合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研究氣候變化與疾病傳播的聯系很有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溫度、濕度等氣象條件對新冠病毒傳播具有直接影響,世界各國圍繞該問題已有較多研究,包括在預印本網站共發表50余篇學術論文。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傳播的*佳溫度是5℃—11℃,*佳濕度為60%—80%。總體認為高溫和高濕環境,有利于降低新冠病毒傳播速率。”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研究員王斌分享了國際上新冠病毒環境耐受性研究。
進而,王斌得出的結論是:環境溫度、濕度肯定影響病毒的傳染能力,但不是阻止病毒傳播的決定性因素,“依靠季節性溫度的升高來抑制疫情的希望已成泡影,我們應更多專注于主動的疫情防控政策制訂與實施”。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國際氣候變化合作也因此受到沖擊,氣候談判整體按下“暫停鍵”,包括今年6月公約附屬機構會議和年底聯合國氣候大會都推遲至2021年舉行。聯合國氣候技術中心與網絡咨詢委員會新任主席、21世紀中心全球處副處長仲平介紹,考慮到2020年在國際氣候談判進程中的重要性,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氣候治理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不止是新冠病毒,放眼歷史,傳染性疾病一直威脅人類的生存。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楊林生分析,氣候變化、生態環境變化及其與人類活動的協同,是新發/復發傳染病的主要因素。
從長時間尺度來看,氣候演變改變了媒介生物空間分布,對疾病傳播產生重要影響。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劉起勇以*新研究成果為例說,氣候變化使媒介伊蚊的適生區向西、向北擴展,未來增溫情景下*多將致使接近600個縣(區)的4.93億人處于登革熱高風險區。
“氣候變化對疾病影響的科學研究,有兩類要引起更多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指出,一是氣候變化使全球升溫,凍土層、冰川、南北*中存在的一些病菌因為溫度升高可能釋放,這要防患于未然。二是氣候變化引發次生災害,如洪水+高溫對健康影響也較大。
積*適應氣候變化,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這也是與會專家的共識。
地理所研究員吳紹洪認為,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衛生的應急管控,應作為適應氣候變化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以適應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等產生的不利影響。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更應該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看待疫情防控及其相關問題。”21世紀中心副主任柯兵建議,未來,要面向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等,加強公共衛生與生態學、氣象學、環境科學、社會科學等多學科、跨領域的研究,將城市韌性和人群健康緊密聯系,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科技支撐,促進“健康中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以上就是百檢網本期分享的詳細內容,百檢網是國內知名B2B檢測電商服務平臺,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及個人用戶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百檢服務:食品、環境、醫療、建材、電子、化工、汽車、家居、母嬰、玩具、箱包、水質、化妝品、紡織品、日化品、農產品等多項領域檢測服務。做檢測,上百檢!更多檢測需要,掃碼與我們檢測工程師溝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