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17 來源:互聯網
這個冬天,化工行業格外寒冷。國際油價“雪崩”使得化工品成本支撐坍塌,產能嚴重過剩又帶來了供給泥潭,產業鏈面臨重塑。
適者生存,是自然界奉行的樸素法則。在PE、PP、PVC等期貨品種下探階段低點、甚至連續刷新上市以來新低之際,仍有一些企業在**時間利用期貨工具,安穩度過行業寒冬,甚至借機成為業內領跑者。
分析人士指出,在行業“新常態”之下,大商所的一系列化工品期貨合約成為企業點石成金的“魔杖”。展望未來,化工品期貨市場需要進一步在爭取國際市場定價能力上發力。
成本支撐坍塌 化工行業迎寒冬
今年,在美聯儲加息等因素的壓力之下,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迎來“雪崩”。12月21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跌至36.18美元/桶,跌破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低位,并創下2004年來*低水平。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成本支撐坍塌之后,化工品自然不能幸免。近期,PE、PP、PVC等期貨品種,均下探階段低點,甚至連續刷新上市以來的新低。
“從12月開局來看,多數化工品繼續長周期的成本遞進性下跌,加之受產能過剩壓力影響,低位泥潭之路尚未到頭。尤其原油再創新低,讓化工市場在這個冬天格外寒冷。”吉林寶源化工貿易公司經理張旭說。
當前的嚴峻形勢,對于化工行業而言并非新鮮事。2008年,我國化工業即受到國際金融危機、自然災害、政策調整及上游原料價格上漲、下游需求萎縮等眾多不利因素影響,生存陷入困境。以PVC為例,2008年7月份以后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導致PVC價格由每噸9000元一路下跌到11月份的5000元,就給PVC生產企業帶來了巨大沖擊。
“一直以來,石化原料價格受上游控制,尤其是在聚丙烯價格波動較大的年份,如2010年(波動幅度達41%)和2011年(波動幅度達35%),我們公司采購非常被動。”改性塑料行業龍頭金發科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指出,形勢倒逼之下,化工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在景氣度較高時,生產商通常提高負荷或是加快擴能投產;而在下跌周期中,生產商則盡可能維持高產能,以占有市場份額。當前,內需及出口均處于漸進式軟著陸的降速局面,結構調整壓力同步上升。為此,相關部門已積*促進落后、過剩產能關停并轉,尤其積*鼓勵、促進并購重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