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18 來源:互聯網
3月22日電 記者22日從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獲悉,素有“稀土之鄉”之稱的包頭市近期推出包括“互聯網+”在內的系列舉措助推稀土產業轉型升級。
19世紀20年代,中國地質學家丁道衡在包頭地區發現的稀土資源震驚世界,探明儲量4300萬噸,居世界首位。此后包頭稀土產業逐步形成包括稀土采礦、選礦、冶煉、分離、深加工、新材料和應用為一體的,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目前世界90%的稀土原料產品都來自包頭,由此也確定了中國在世界稀土的資源、規模、產量、出口量、消費量**的地位。
據包頭市經信委調研員匡思泉介紹,國家對包頭市稀土產業的發展高度重視,去年國家工信部和財政部將包頭市列為國家稀土產業轉型升級試點城市,并給予了試點城市3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專項資金支持。為此,該市專門編制完成了稀土產業轉型升級試點實施方案(2015年-2017年),而巧用“互聯網+”等舉措則為亮點。
匡思泉說,為了讓稀土產業搭上“互聯網+”快車,目前包頭市正在積*搭建稀土產業“互聯網+”技術服務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促進稀土產業優化升級并催生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把包頭打造成中國*大稀土新材料、終端應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示范基地,確立包頭在世界稀土產業的領導地位。 //
與此同時,該市借用“互聯網+”思維,巧妙編制“稀土+”發展意見,主要產業涉及稀土+冶金工業、稀土+石油化工產業、稀土+裝備制造業、稀土+非金屬制造業、稀土+電子信息產業五個方面。該意見面向國際前沿,立足包頭實際,力爭通過5年--10年實現“稀土+”戰略目標,把包頭打造成中國*大的稀土高端新材料、終端應用技術研發和高科技產業化示范基地。
為了更好利用“互聯網+”模式,該市還探索稀土產業發展資金支持方式,今年將設立由政府出資,吸引金融機構、社會資本共同設立66億元稀土產業發展基金,支持稀土永磁、儲氫、拋光、稀土合金、催化助劑及電機等應用產業做大做強,延長產業鏈條。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