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22 來源:互聯網
由于山東不斷加嚴環境標準,基層監測設備的精準度跟不上;省里出臺了固定污染源超低排放顆粒物測定的重量法,即手動測量,我們面臨監測人員素質及人手不足等問題。”近日,記者隨“中華環保世紀行”采訪團來到山東,濰坊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王斌之說,超低排放給環保工作提出了新挑戰。
山東省環保廳副廳長姚云輝說,自動在線監測儀器在面對5、10、30毫克/立方米這樣的超低濃度時,精準度就不夠了,誤差太大。
監測儀器誤差大,造成的不僅是管理部門與企業間的糾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劉文清曾在講課中說,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是“十三五”減排的重點,但其排放源小而散,涉及眾多行業。由于我國環境監測點位分布“稀疏”,精準度不夠,實際排放量是相關部門掌握排放數據的翻倍,甚至是數倍,進而影響了國家對有關污染治理的重視程度,以及政策制定、出臺等。
“大氣污染和天氣的預測預警是用模型推算的,大量數據缺乏和準確性問題,導致預測預警‘失靈’。”劉文清說,無論是去年冬天北京一次重度霧霾沒有及時啟動紅色警報,還是*近河北一場洪水和警報同時到來,都是相同的原因。
我國環境監測儀器研究和生產也較為落后。劉文清說,如非分光紅外(NDIR)氣體傳感器可實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氣體的實時測量,但我國現在一個紅外探測器生產企業都沒有。國家對光學探測技術和儀器研究有一系列的布局,但由于研發周期長、投入大,企業并沒有相關的研究計劃。發達國家對污染源超低排放監測儀器研發布局早、起步早,我國如果不加快步伐,差距還會繼續拉大。“你在進步,別人也在進步。”
劉文清說,對監測點位,環保部門目前布局的是12—15米高地面的在線監測,缺少對高空監測,這大大影響了環境數據的準確性。為解決上述問題,除增加對非分光紅外氣體傳感器、激光有害氣體分析儀、拉曼激光雷達探測技術等新技術的研究外,還應建立多維監測平臺。傳統監測布局是從“點—線—面”,但未來的監測應該是多平臺大氣環境污染的立體監測,包括近地面的監測站、平流層的飛機觀測、太空的衛星運載大氣成分探測儀器,“從點式測量拓展到采用距離分辨的遙測技術,實時監測大氣中任意路徑上的物理和化學特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