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30 來源:互聯網
在食品加工過程中超范圍使用硫酸鋁鉀、硫酸鋁銨等含鋁添加劑,以及非法使用工業用途的高效氧化劑漂白劑亞氯酸鈉對食品原料進行漂白。日前,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人民檢察院對李某生、嚴某燕、嚴某、蔡某仔、符某玉等5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一案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是廣東首例食品安全領域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據了解,2016年6月至12月期間,李某生從非洲桑給巴爾島進口海藻麒麟菜原料共計382.996噸,分別批發給嚴某燕、嚴某、蔡某仔、符某玉等人。嚴某燕、嚴某、蔡某仔、符某玉等人購買海藻麒麟菜原料后,在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分別在各自的加工場超范圍使用硫酸鋁鉀、硫酸鋁銨等含鋁添加劑對海藻麒麟菜原料進行浸泡加工。其中,嚴某燕的加工場還非法使用亞氯酸鈉(高效氧化劑漂白劑,主要為工業用途)對原料進行漂白。
經處理后的海藻麒麟菜成品,成色好的銷售給外地大型菜市場零售商鋪進行零售,成色差的銷售給附近養殖場喂魚、蝦、豬等。截至2017年3月11日,5人的加工場、倉庫被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查獲,嚴某燕、嚴某、蔡某仔、符某玉等人已銷售該類海藻麒麟菜成品60余噸。經檢測,現場扣押的海藻麒麟菜原料、半成品、成品等的樣品鋁的殘留量均嚴重超標。李某生等5人的行為嚴重危害食品安全,嚴重危害不特定消費者人體健康,嚴重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電白區檢察院于2017年10月24日以李某生等5人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提起公訴。2018年3月2日,*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檢察院《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正式施行。
該院經對相關案件全面審查后,認為李某生等5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一案,在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同時,還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追究其民事侵權責任。經進一步調查取證,完善證據體系,履行相關訴前程序,并得到上級檢察機關批復后,電白區檢察院依法對李某生等5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目前,法院已受理該案。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