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如影隨風 時間:2022-12-13
警告:使用本標準的人員應熟悉正規實驗室操作規程。本標準無意涉及因使用本標準可能出現的所有安全問題。制定相應的安全和健康制度并確保符合國家法規是使用者的責任。
百檢檢測擁有優質的檢測合作試驗機構,合作近千家.在全國各地已開展多年業務,擁有深厚的檢測資質底蘊,資質齊全可隨時安排寄樣檢測,相關檢測標準如下: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特定時間內透過橡膠或塑料軟管或非增強軟管的氣體體積的三種測定方法。
方法1:測定除端部軟管接頭外整個軟管或非增強軟管對試驗氣體的透氣性。滲透性由軟管或非增強軟管的長度計算。
方法2:測定軟管/軟管接頭接觸面的透氣性。當軟管的外覆層無針刺時,氣體通常從織物增強層切割端滲出,此時采用此方法。滲透性由軟管的長度計算。
方法3:精確測定軟管或軟管組合件對試驗氣體的透氣性。透氣性由軟管內襯層的表面積計算。
本標準僅適用于不溶于水的氣體。
注1:雖然方法1和方法2的結果由相同的單位表示,但是用途相同的未刺穿和已刺穿軟管所獲得的結果無比較的必要,因為規定的試驗時間不同,透氣性由此也不同。
注2:方法3為優選方法。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ISO 8330 橡膠和塑料軟管及軟管組合件 術語(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Vocabulary)
ISO 23529 橡膠 物理試驗方法試樣制備和調節的通用程序(Rubber-General procedures for preparing and conditioning test pieces for physical test methods)
3.術語和定義
ISO 8330中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4.試樣
4.1 方法1
作為試樣用的軟管或非增強軟管應足夠長,保證在暴露于集氣槽中的軟管或非增強軟管的長度為1cm。
注:軟管試樣的外覆層可經刺孔。
4.2 方法2
試樣應為一根未裝配有終端接頭的未經針刺的軟管或非增強軟管。接頭之間的自由長度應為1cm。
注:使用本方法時所用接頭型別和接頭裝配方式會影響所得結果。
4.3 方法3
試樣應為一根裝配有終端接頭的未經針刺的軟管。接頭之間的自由長度應為0.5m。
5.試樣調節
生產后的24h內不應進行試驗。在試驗前,應按ISO 23529的要求,在規定溫度和濕度下至少調節3h。
6.試驗溫度
除非產品標準中另有規定,試驗應在23℃±2℃的溫度下進行。
7.試驗氣體
試驗氣體應符合產品標準中的規定。
8.試驗壓力
除非產品標準中另有規定,試驗應在1MPa的氣體壓力下進行。
9.裝置
注:三種試驗方法的試驗裝置示意圖見圖1~圖3。
9.1 水槽,能保持規定的溫度,且足夠長以容納試樣。
9.2 供氣源,配有合適的氣壓表和試樣損壞應急過流斷流閥。
9.3 集氣裝置,由量筒、以及在某些情況下適合每個方法的附加裝置組成,分別如圖1、圖2和圖3所示。量筒的容量和精密度應按照預計收集的氣體體積選擇。
9.4 氣壓表,用于記錄試驗時的氣壓。
9.5 兩只溫度計,用于記錄氣體收集處的水溫和氣溫。
10.步驟
10.1 方法1
在試樣上安裝適當的進氣和出氣接頭。用適當的連接器將試樣的一端與規定的供氣源(9.2)相連。在封閉試驗組合件之前,用氣體清理試樣組合件30s,排出空氣。
將水槽(9.1)的溫度調節至規定的值。
將試驗組合件浸沒在水槽中。施加氣壓并保持該壓力72h,然后收集氣體。
見圖1所示,在試樣上方安置集氣裝置(9.3),測量并記錄收集3.0cm3氣體所用的時間。如果24h后收集的氣體體積少于3.0cm3但大于1cm3,則可作為讀數記錄下來。再重復此測量兩次。也可選擇測量一個24h期間內收集的氣體體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