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在陶瓷、涂料、塑料制品,尤其是紡織品中屬于常見添加原料。這些產品在應用了染料后可以增加美觀度,滿足個性化需求。但是,部分染料中也含有致敏、致癌物質,例如眾所周知的蘇丹紅,對人體肝臟、膀胱等器官都具有致癌性,而分散藍3染料對人體的眼睛就具有刺激性。
致敏染料
致敏染料是指某些會引起人體或動物的皮膚、黏膜或呼吸道過敏的染料。人體吸入性的過敏主要集中于呼吸道和粘膜,部分活性染料(可分為顆粒狀和液狀)可造成此類致敏。
國際上目前對紡織品上限用致敏性分散染料檢出的限定值,不同的買家所制訂的合格性評定標準存在一些差異。2006版的Oeko-Tex Standard 100和我國國標GB/T 152 0173 3840《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中規定了20種被限用,并限定致敏染料的合格限量值為0.006%,即60 mg/kg。在2008版的Oeko-Tex Standard 100中規定為50 mg/Kg。事實上,也有許多國際**的買家規定在樣品上不得檢測出致敏性分散染料(低于檢測限)。
致癌染料
染料的致癌性是指某些染料對人體或動物體引起腫瘤或癌變的性能。其致癌原因有多種,一種是在某種條件下裂解產生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如某些偶氮染料在還原條件下會分解產生致癌芳香胺;另一種是染料本身直接與人體或動物體長時間接觸就會引起癌變,這就是本項目所指的致癌染料。
歐盟指令1999 /43 /EC和歐盟委員會的紡織品生態標簽Eco-label(歐盟2002/371/EC決議)禁止銷售和使用9只致癌染料,具體見下表——國際環保紡織協會頒布的生態紡織品標準。2008版Oeko-Tex Standard 100,則要求紡織品中每只有害染料的檢測限量為50 mg/Kg,對紡織品中致癌染料的檢測提出定量要求。隨著人們對生態紡織品理念的提高,許多國際**的買家規定在樣品上不得檢測出致癌染料(低于檢測限)。
檢測方法
致敏染料主要可以采取液相色譜-二*管列陣檢測器法來進行測定,不確定樣品可采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來定性測定。
致癌染料檢測方法與致敏染料相同,都是主要通過液相色譜-二*管列陣檢測器法來進行測定。
產品名稱 | 檢測項目 | 檢測標準 |
染料 | 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