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線束是汽車內部*關鍵的部件之一,其質量、安全性和可靠性對汽車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如果線束失效,就會造成信號傳遞失效,功能設備失去作用;或接觸電阻過大發熱失火;或短路失火;或絕緣層失效漏電。因而,為了保證汽車線束的品質、安全性和可靠性,汽車線束生產線上或用戶使用前檢測十分重要。
1整車線束應符合:QC/T29106-2014汽車低壓電線束技術條件。
1.1規定了檢驗線束尺寸的標準。
1.2規定了電線束中所用材料和零部件所符合的性能要求。
1.3規定了端子與線束的連接方法及連接后應符合的要求。
1.4規定了端子與線束連接點應符合的要求。
1.5密封塞在壓接時不應損傷。電線與密封塞之間、密封塞與護套之間不應有目視可見的間隙。
1.6電線束包扎時,應緊密、均勻,不應松散。采用保護套管時,無位移和影響電線束彎曲現象。
1.7電線束中電線及零部件應正確裝配,不應有錯位現象,端子在護套中不應脫出。
1.8電線束中線路導通率為****,無短路、錯路現象。
1.9電線束需要進行耐高、低溫、濕度循環變化性能試驗;耐振動性能試驗;耐鹽霧性能試驗;耐工業溶劑性能試驗等。
2線束制作過程中線束與端子壓接要滿足:QC/T29009-1991。常見檢查、試驗有:
2. 1外觀檢查:肉眼觀察接頭表面應整潔、無毛刺和尖角等缺陷;接頭應能保證裝接到電線或電器上時,不出現斷裂或裂紋。
2. 2耐潮試驗:在相對濕度為90%~95%,溫度為40±2℃的環境下進行。試樣在耐潮箱中歷時100h后,取出并在自然環境下干燥24h后,檢查其接觸接頭必須經受耐潮試驗而不破壞其接觸可靠性
2. 3接頭在電線上的接合牢固性試驗:在被測接頭上用法碼或測力計根據線束粗細加規定的靜拉力,歷時10s后觀察之。
2. 4電壓降試驗:電壓降測定應在完成耐潮試驗后進行。
3汽車用蓄電池電線束接頭應滿足:QC T 29013-91汽車用蓄電池電線接頭型式、尺寸和技術要求。該標準主要規定了蓄電池電線束與電瓶正、負*接線柱連接的接頭尺寸規格。
4 QC/ T 417.1-2001車用電線束插接器
本標準對汽車部分的電線束插接器進行了專業術語的定義,規定了試驗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
5整車線束中的重要部件配電盒應滿足:QC /T 707-2004車用中央電氣接線盒技術條件。
5.1接線盒為連續定額。應能在-40℃~70℃(駕駛室內)、-40℃~110℃(發動機罩下)的溫度范圍內正常接通、斷開,其儲存溫度分別為-40℃~90℃(駕駛室內)、-40℃~130℃(發動機罩下)。
5.2各種型式試驗試驗項目、要求及試驗方法如下:
6電線束做為整車線束的主要材料應滿足:QC /T 730-2005汽車用薄壁絕緣低壓電線。線束應符合以下主要性能:
6.1電氣性能,包括:導體直流電阻、絕緣缺陷、耐電壓、體積電阻率。
6.2物理機械性能,包括:耐高溫壓力、剝離力試驗。
6.3耐低溫性能,包括低溫卷繞、低溫沖擊試驗
6.4耐磨性能試驗
6.5耐熱性能試驗,包括短期老化、長期老化、熱收縮、熱過載試驗。
6.6耐環境和化學品性能,包括:
6.6.1耐液體試驗:電線應進行耐汽油、柴油和機油試驗;
6.6.2標志耐久性試驗:電線上的標志應能經受耐久性試驗。試驗后所有電線標志應保持清晰;
6.6.3耐臭氧試驗:電線應能經受192h耐臭氧試驗不開裂;
6.6.4耐熱水試驗:電線應能經受耐熱水試驗不開裂,其絕緣體積電阻率應不小于109n.mm。再經受1min 1 kV (均方根值)耐電壓檢查應不擊穿;
6.6.5耐交變濕熱性試驗:卷繞后的電線應能經受交變濕熱試驗而不開裂,再經受1min 1kV(均方根值)耐電壓檢查應不擊穿。
6.7抗延燃性能試驗:電線應進行抗延燃試驗,移去火焰后應在70s內自行熄滅,在試樣上端應保留*少50mln未燃絕緣體。
1、項目招投標:出具權威的第三方CMA/CNAS資質報告;
2、上線電商平臺入駐:質檢報告各大電商平臺認可;
3、用作銷售報告:出具具有法律效應的檢測報告,讓消費者更放心;
4、論文及科研:提供專業的個性化檢測需求;
5、司法服務:提供科學、公正、準確的檢測數據;
6、工業問題診斷:驗證工業生產環節問題排查和修正;
1、電話溝通、確認需求;
2、推薦方案、確認報價;
3、郵寄樣品、安排檢測;
4、進度跟蹤、結果反饋;
5、出具報告、售后服務;
6、如需加急、優先處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汽車傳動軸總成檢測》
下一篇《汽車側標志燈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