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用車輛排放控制狀況
我圍從1983年開始陸續頒布汽車排放標準,目前已經頒布執行了22項。主要參考歐洲體系,基本上覆蓋了機動年排放控制的主要方面。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當前我國在用車輛尾氣排放控制方面存在一些難點。汽車排放的機內外凈化,涉及汽車設計、制造和使用等問題。對于各種定型車輛產品來說,其同有的技術參數,包括排放指標,是相互制約的,對其進行改進,有一系列繁雜的程序,須經反復試驗,在取得可靠試驗依據并經有關部門批準后實施。我國在用汽車的服務對象多樣,使用環境復雜,各地政策和環境不盡相同,超載,以修代保,拼設備等現象還不時出現,這些將對汽車排放控制帶來困難:對在用車排放指標進行控制,不論采取何種途徑和方案,都涉及到車主的經濟負擔問題。而運輸市場競爭激烈,多數企業盈利較低,要讓他們主動改造車輛難,但全靠政府投資也是難以做到的。
在用車輛排放控制的技術對策
**,車用燃料的改進要與車輛品質的提高相適應,這是控制在用車輛排放污染重要途徑之一。其次是推廣應用汽車環保節能產品,如高能點火+氧化型催化轉化器、化油器濃混合氣+高能點火+閉環補氣+效催化轉化器、換閉環電噴發動機十三效催化轉化器,在電噴車上加裝三效催化轉化器、改機械式雙燃料或燃氣汽車、改電控式三效催化雙燃料或燃氣汽車等等。
另外將在用汽車改成兩用燃料汽車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經改裝的車輛確實減少了HC、CO的排放 ,但對NO化合物的排放量沒起到抑制的作用,這項技術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有動力下降的現象。而且改裝后的車輛在點火能量、點火角度、燃燒系統等系列參數要合理匹配,才能保證降低排放。這只是一種過渡措施,燃氣汽車*終應成為匹配專用凈化裝置使用單一燃料的汽車。
汽車排放污染的內在原因是多方面的,須對車輛認真檢測,恢復其正常工作狀態消除因參數變化造成的排放超標。僅對車輛油路、電路參數簡單調整是難以奏效的,須對整車技術參數、發動機各種工況和技術參數進行全面診斷維修,車輛排放才能正常。為此,須建立嚴格的技術管理制度。
加強排放法規建設
我國于1982年頒布了大氣質量標準,從1983年開始陸續制定頒布了汽車排放標準。隨后20多年對各項標準進行了修訂,并陸續頒布了多項新的排放標準。2004年7月1日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實施相當于歐2標準的國標GB1835.2,標志著我國機動車污染防治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對于未來機動車排放控制應加強基礎研究工作,制定汽車排放控制的長期規劃。在技術經濟分析基礎上,根據具體情況制訂排放標準。
排放控制的管理對策
現有的一些措施諸如公交優先、空車限行、限時通行、增加忙時段,區段稅費等,對減少排放有一定作用,但卻與國家發展交通,鼓勵汽車業發展及拉動消費的政策相互矛盾。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1.通過制定車輛油耗、行駛里程,年限、排放等的淘汰標準來規范車輛淘汰。
2.一個是稅率隨著車齡增長而增長,還可給予購買高技術環保車輛者補貼的方式,或實施燃油稅,也可通過檢測給予排放好的車輛給予補貼等方法鼓勵減少排放。
3.對排氣污染的控制不能只局限于車本身,加強城市規劃和交通管理,往往能在改善重點地區的空氣質量方面效果更好。
在用車輛尾氣排放控制要從我國國情出發,從環保、能源結構、城市和道路情況以及汽車工業發展等方面入手,統籌使用清潔燃料、先進車輛技術,完善的車輛維護以及可持續的城市和道路系統建設與完善的交通管理措施,并注意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駕駛員素質,實現對在用車輛尾氣排放的控制。
1、項目招投標:出具權威的第三方CMA/CNAS資質報告;
2、上線電商平臺入駐:質檢報告各大電商平臺認可;
3、用作銷售報告:出具具有法律效應的檢測報告,讓消費者更放心;
4、論文及科研:提供專業的個性化檢測需求;
5、司法服務:提供科學、公正、準確的檢測數據;
6、工業問題診斷:驗證工業生產環節問題排查和修正;
1、電話溝通、確認需求;
2、推薦方案、確認報價;
3、郵寄樣品、安排檢測;
4、進度跟蹤、結果反饋;
5、出具報告、售后服務;
6、如需加急、優先處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